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请写出以下资料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1)兰花种在荫棚下,芒果树喜欢“晒太阳”.______________
(2)鸡能够在短期内忍受零下40度的低温约3小时.______________
(3)某健康杂志指出,人每天要喝八杯水才足够.______________
(4)捕虫灯能诱杀昆虫._____________
(5)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雨后纷纷从土壤中爬出.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对分布在A、B、C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

如果上述数据分别取自于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则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
(1)A地区为_____,B地区为_____,C地区为_____。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____;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它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_。
(3)对这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____,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
(4)该动物具有与外界环境相似的体色,虽然可以有效地逃避猛禽的捕食,但难以躲避嗅觉灵敏的猛兽的袭击,这种现象说明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雁南飞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鱼儿离不开水D.秋风扫落叶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伪装之王变色龙学名叫“避役”,长约25厘米,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变色龙的表皮上有一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仓库”,贮藏着黄、绿、蓝、黑等各种色素细胞,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变色龙就随之改变体色.科学家仿照变色龙,制成了一种既能自动改变颜色,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的军装.
(1)变色龙属于_____________(脊椎/无脊椎)动物.
(2)变色龙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就随之改变体色始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这是_____________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
(3)科学家仿照变色龙,制成了一种既能自动改变颜色,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的军装.这在生物技术上属于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能影响环境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影响桃花开放的环境因素是(  )
A.空气B.温度C.水分D.阳光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块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生长的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到了成熟季节,人们喜悦收获粮食.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_____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2)从获得途径看,青蛙捕食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成分是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