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役俗称变色龙,在绿草丛中时呈绿色,在枯黄的树干上时呈树皮色;一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一行为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D.拟势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果举办世界树木界高度竞赛的话,那只有澳洲的杏仁桉树,才有资格得冠军。杏仁桉树一般都高达100米,树干直插云霄,有三十层楼那样高。叶子生得很奇怪,一般的叶是表面朝天,而它是侧面朝天,像挂在树枝上一样,与阳光的投射方向平行。这样的叶子主要是为了躲避澳洲强烈的阳光。这体现了( )
A.生物界只有植物没有动物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C.澳洲的植物叶子都是侧面朝天D.生物有多样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身,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如金小峰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A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A.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B.雷鸟在降雪前换上白色的羽毛
C.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一种什么环境()
A.风力传粉环境B.昆虫传粉环境
C.水流传粉环境D.自身传粉环境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环境与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会被淘汰。像竹节虫、枯叶蝶等对环境的适应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蚱蜢、蝗虫等体色与环境相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毒蜂、毛虫等色彩斑斓、体色艳丽,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春游时同学们发现,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洞里生活着许多蝙蝠,它们飞进飞出不会与岩石、洞口的树木相撞,蝙蝠对空间的定位依赖于()
A.视觉B.嗅觉C.触觉D.超声波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叶片呈绿色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伪装之王变色龙学名叫“避役”,长约25厘米,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变色龙的表皮上有一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仓库”,贮藏着黄、绿、蓝、黑等各种色素细胞,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变色龙就随之改变体色。
(1)变色龙属于 (脊椎/无脊椎)动物。
(2)变色龙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就随之改变体色始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这是(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3)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   )
A.属于防御行为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有利于捕食 D.前三项都有意义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B.外来物种入侵C.自然灾害D.栖息地破坏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许多形式的适应,这是因为()
A.陆地有较多生物B.陆地有较多动物
C.陆地食物短缺D.陆地环境因素经常变化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