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身,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如金小峰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A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A.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B.雷鸟在降雪前换上白色的羽毛
C.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11 06:0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是()
A.缺少食物的猪,身体瘦小,生长缓慢
B.槐树到冬天就掉树叶
C.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状
D.经常遭受暴风袭击的岛屿上昆虫大部分是无翅的
同类题2
鱼是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之一,它用______呼吸,用_______游泳,身体一般呈_______形;这些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为了________水生环境。
同类题3
动物常利用自身的_____和_____来迷惑敌人。
同类题4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冬天,槐树的叶片都已落下,而松树却郁郁葱葱,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比槐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两者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同类题5
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冷的环境中,它们的个体就越________(填“大”或“小”),身体也越接近________形,这有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
相关知识点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态系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