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请根据如图所示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模型表示生物之间碳元素的流动,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模型表示食物网,则此食物网中含有____条食物链;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储存能量最多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3)若乙模型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C表示成蛙,那么,A表示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有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属于_______(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这些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萄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那么到底是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产生了影响呢?小明和同学们建立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为检验以上假设,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和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裁于10m处。
(2)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_______。
(3)请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A:若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与原海拔10m处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则可得出实验结论为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B:若______________,则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C:若______________,则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此实验中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称霸地球一亿年之久的恐龙之所以在地球上灭绝,其主要原因是( )
A.不能生长B.不能运动C.不能繁殖D.不能适应环境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__________刺激作出的反应。
(2)“春色满阳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__________刺激作出的反应。
(3)植物的根会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这是植物对__________作出的反应。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不同的植物片花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植株高达3m~5m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不到1m即可开花。
(1)从短文中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和________。
(2)播种的“小麦种子”是由________发育而成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C.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D.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在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生产者是____。
(2)如果组成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生物成分是____。
(3)草地上的蝗虫体色和周围的环境非常相似,水中睡莲茎和叶中有发达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于生产者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李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他觉得很奇怪,请你与他一起探究原因: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能影响叶绿素(绿色)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_____培养,乙放在_____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豆芽_____,乙豆芽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②图表示某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该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丙→丁
C.③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Ⅰ→Ⅱ→Ⅲ→Ⅳ
D.④图表示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最变化,其中0点时总质量最小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