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
下列有黑嘴鸥、蟹、瓯柑、青蛙,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他继续完成。

(1)A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 ,两者在结构层次上的差异是________ 。
(2)A与B的亲缘关系比D与C的________ (填“近”或“远”)。   
(3)乙图是某同学将湿地内动物分的两大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   
A. 是否有脊椎骨 B. 体温是否恒定 C. 是否胎生哺乳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A. ②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纽约动物园的大型草地上,每年 10 月份的最后一天都竖起一排墓碑。“濒于灭绝物种公墓”中的每块石碑都是为灭绝的一种物种而立的,每年都有新的墓碑出现。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原来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消亡的速度。
在刚刚开始的世纪里,物种灭绝可能会增加 10 倍。到 2100 年地球 1/3 到 2/3 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有机生物将会消失。
在过去的 100 年,地球上湿地减少了一半,因此众多的动物和植物便失去了生存空间。大约 20%的淡水鱼类、9%的树种消亡和面临消亡的危险。在海洋里,被捕捞的鱼类超过了自然繁殖的数量,在被捕捞的鱼中,70%的鱼成了食品。
地球上几乎一半的陆地被人为地改变,沼泽地和水潭干涸,森林和草地变成了农田、城市和道路。另外,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也是生物消亡的最好证明。
(1)进入 20 世纪后,造成生物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为了有效阻止生物消亡的进一步恶化,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1984年,科学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猫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兽——扭角羚,它与六种哺乳动物外形相似,被称为“六不像”。请回答:
(1)除了特殊外貌外,扭角羚还有三种基本体色:深棕色、浅黄色和金黄色,决定扭角羚体色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位于___中。
(2)扭角羚是一种大型珍稀动物,要___。
(3)我们在探究自然界奥秘时,第一步一般应该是____
A.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C.设计实验D.仔细观察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