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金华五中召开了第60届校级运动会;初三(12)班朱彦信以15.91米的成绩,打破了男子铅球14.7米的校运会记录。那么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呢,几个同学进行了讨论。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下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v/(m·s-1)
射出仰角/θ
射出(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冰菜因叶面和茎上着生有大量冰晶状颗粒而得名,其果实长大后,颜色会从青色变为黄色最后成褐色。为提高种子萌发率,对果实采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各色果实若干,分别称出其质量,记为m0。把果实晒干并放在机器中完全烘干并称重记为m1。根据m0、m1计算出各色果实的含水量并记录。
②另选取各色果实自然晒干,取其种子各100颗放入人工气候箱内,置于相同的适宜环境中,14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③另选取一定数量的黄色果实,平均放入30℃、40℃、50℃、55℃的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后,各取100颗种子置于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过14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结果下图所示。
请回答相应的问题:
果实
含水量
发芽率
青色
76.6%
41.7%
黄色
17.7%
85.3%
褐色
9.7%
78.3%
 

(1)由步骤①可算出冰菜果实的含水量,其计算方法是________。(用含m的式子表示)
(2)步骤②中的“适宜环境”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________和充足的空气。
(3)由表格数据可知,果实含水量与成熟度的关系是________。
(4)由本实验结果可知,为提高种子萌发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若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不符,最好的建议是()
A.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实验B.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D.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A.提出问题B.制定实验方案
C.建立猜想和假设D.获取事实与证据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B.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我们无法完成
C.科学研究需要尖端的仪器设备,我们无法完成
D.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研究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在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了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并且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们选了3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一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
组别
操作方法
达到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1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温度稍高
10天左右
第三组
温度稍低
40天左右
第四组
不做处理
将近22天
 
(1)同学们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第四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要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知道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序号
钢球质量m/kg
抛出点离地高度h/m
水平抛出的速度v(m/s)
落地时间t/s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
1
10
2
1
0.64
0.64
2
20
2
1
0.64
0.64
3
10
2
2
0.64
1.28
4
10
4
2
0.91
1.82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速度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____________有关”的实验结论。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可以比较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我们分别将两种水果汁滴入到淀粉碘溶液至恰好褪色,再记录。要得出结论,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我们最终记录的是滴入的果汁滴数
B.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C.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扦插时,柳树枝条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小明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成活率的关系。
(1)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取20支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组:A组10支,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支,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两组都取10支,而不是1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士壤中,并在相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④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作好记录。
(3)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试验纪律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试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试验Ⅱ(9月份)
17.17%
8.85%
8.85%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外,还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如______。(只需写一个)
(2)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的环境条件。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