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任选图中三位同学,说出图中同学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行为。
例:②号同学在实验室吃零食
①号同学____;③号同学____;④号同学____:⑤号同学____:
例:②号同学在实验室吃零食
①号同学____;③号同学____;④号同学____:⑤号同学____:

一天饭后,小明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制订计划,即实验设计
①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②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4)获取事实与证据: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现象记入下表。
(5)检验与评价: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制订计划,即实验设计
①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②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4)获取事实与证据: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 涤纶 | 麻 | 棉 |
杯中所剩水量 | 最多 | 较少 | 最少 |
布块所含水量 | 最少 | 较多 | 最多 |
(5)检验与评价: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出现“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可知,该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_________________.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实验记录分组处理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 光线明亮而均匀 | 光线暗而均 | |
实验I(5月份) | 15.48% | 7.5% | 4.92% |
实验Ⅱ(9月份) | 17.17% | 8.85% | 4.50% |
总平均发生率 | 16.33% | 8.18% | 4.71%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可知,该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_________________.
某水库出现了死鱼现象,经调查,在上游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也遭到严重威胁。当地某中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是否有毒賽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镉污染液40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2、20、20、2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鱼缸,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加入上述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③从同一鱼苗繁殖场中挑选体长规格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同品种鱼苗40尾,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放入上述4只鱼缸内。
④将4只鱼缸置于适合鱼苗生长的同一地方,每天给鱼缸内添加等量和适宜量的相同鱼食,同时加入相应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鱼苗的死亡率,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的生长有毒害作用,实验结果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③中。每只鱼缸中均匀放置10尾鱼苗,而不是1尾的原因是:________。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镉污染液40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2、20、20、2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鱼缸,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加入上述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③从同一鱼苗繁殖场中挑选体长规格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同品种鱼苗40尾,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放入上述4只鱼缸内。
④将4只鱼缸置于适合鱼苗生长的同一地方,每天给鱼缸内添加等量和适宜量的相同鱼食,同时加入相应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鱼苗的死亡率,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的生长有毒害作用,实验结果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③中。每只鱼缸中均匀放置10尾鱼苗,而不是1尾的原因是:________。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A.2组,温度、消毒棉球 | B.2组,温度、空气 |
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 D.2组,温度、细菌 |
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C、20°C、30°C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多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有误可能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心率(次/分) | 10°C | 281 | 191 | 192 | 187 |
20°C(室温) | 288 | 286 | 289 | 291 | |
30°C | 401 | 408 | 398 | 296 |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有误可能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的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在用手触摸、听筒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后,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 | B.建立假设 | C.设计实验方案 | D.收集事实证据 |
当你翻动花园的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是因为环境明亮了吗?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他的探究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鼠妇可能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的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5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_____,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6)该实验中,变量是_____。
(7)如果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鼠妇可能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的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5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只) | 0 | 1 | 2 | 0 | 2 |
阴暗(只) | 10 | 9 | 8 | 10 | 8 |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_____,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6)该实验中,变量是_____。
(7)如果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
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能否结出果实呢?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雌蕊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⑤观察两组能否结出果实。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雌蕊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⑤观察两组能否结出果实。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 B.④过程完成后应该给西组花套袋 |
C.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受精过程 | D.最可能的结果是A组结桃,B组不结桃 |
小明与小红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是探究动物呼吸是否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
B.B组作为对照组是为了提高实验的严谨性 |
C.需要观察记录红色水滴的位置 |
D.该实验用了转换法的实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