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扦插时,柳树枝条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小明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成活率的关系。
(1)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取20支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组:A组10支,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支,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两组都取10支,而不是1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士壤中,并在相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④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作好记录。
(3)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23 10:3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
(2)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
A.    B. C.
A.道尔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重量集中在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