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剂;
②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为四组。A.B.C组小白鼠按下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放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
(结果分析)
(1)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小组同学用了甲、乙两种不同的图表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____________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疗效。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剂;
②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为四组。A.B.C组小白鼠按下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放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
组别 | 注射药剂种类 | 耗氧量(![]() | |
心得安 | 肾上腺素 | ||
A | + | | 1.7 |
B | | + | 2.5 |
C | + | + | 2.1 |
D | | | 2.0 |
(结果分析)
(1)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小组同学用了甲、乙两种不同的图表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____________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疗效。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植物的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某同学从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嫩叶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能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分别标号甲、乙,并分别去除顶芽,留下嫩叶A、B、C。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A,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A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去掉顶芽的目的是____。
(2)选择叶片A而不选择叶片B、C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__。
(3)如果题干结论成立,该同学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
(4)小明同学认为据此不能验证题干结论,他另设第三组丙,去掉A叶片,在叶柄断口敷上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羊毛脂,你认为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____。

实验材料: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分别标号甲、乙,并分别去除顶芽,留下嫩叶A、B、C。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A,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A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去掉顶芽的目的是____。
(2)选择叶片A而不选择叶片B、C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__。
(3)如果题干结论成立,该同学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
(4)小明同学认为据此不能验证题干结论,他另设第三组丙,去掉A叶片,在叶柄断口敷上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羊毛脂,你认为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____。
当你翻动花园的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是因为环境明亮了吗?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他的探究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鼠妇可能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的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5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______,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6)如果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_。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鼠妇可能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的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5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只) | 0 | 1 | 2 | 0 | 2 |
明暗(只) | 10 | 9 | 8 | 10 | 8 |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______,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6)如果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_。
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下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

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
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
分别选择5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5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上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在20℃~50℃之间,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凝乳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若省略实验操作第一步,则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3)如想进一步确定凝乳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

组别 | 水浴温度t(℃) | 凝乳时间(分) |
1 | 10 | 不凝固 |
2 | 20 | 7.0 |
3 | 30 | 4.0 |
4 | 40 | 1.5 |
5 | 50 | 4.0 |
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
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
分别选择5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5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上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在20℃~50℃之间,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凝乳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若省略实验操作第一步,则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3)如想进一步确定凝乳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
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
,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 B.建立假设 | C.收集证据 | D.做出解释 |
第二十九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宁岳同学凭借“维生素Bl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等研究成果获得金奖。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该研究成果,制定了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如表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请回答: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
(2)表格中的①应填____________ ;②应填____________ 。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期结果得出结论: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过程 | 花盆 | 花盆甲 | 花盆乙 | 花盆丙 |
适量加入 | 土壤浸出液 | ① | ||
各植入 | 10株相同的玉米幼苗 | |||
每天滴加 | 2mL含2.5%的维生素B1溶液 | ② | 2mL含1.5%的维生素B1溶液 | |
每天观察并记录 | 幼苗的生长状况 |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2)表格中的①应填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期结果得出结论: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富春江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存冬季开花 |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走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请改正该不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①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②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走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请改正该不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 单层 | 79 | 78 | 82 | 80 | 73 | 84 | 84 | 82 | 81 | 80 | 80 |
双层 | 20 | 23 | 24 | 24 | 24 | 25 | 22 | 22 | 21 | 25 | 23 |
①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②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组不容易。例如,要选择20个完全相似的动物,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就比较困难,那么,进行这种实验时;你认为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从20个动物中,选出两个相似的动物,一个作为实验组一个作为对照组 |
B.将这20个动物随机分成病组,每组10个,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
C.将这20个动物分成10对,每对相似,一个放在实验组,一个放在对照组 |
D.将这20个动物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险处理,然后恢复原状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