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12年春季,富阳出现多例麻疹病例。许多医学专家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已经基本绝迹的麻疹可能又会死灰复燃。各地麻疹专家对各地的麻疹的发病情况等进行了相互通报。医务人员这种联合研究和通报说明科学探究过程需要()
A.建立假设 | B.制定计划 | C.提出问题 | D.合作与交流 |
易阳同学从网上获知,“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一、实验步骤:
(1)土壤采集:①“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10cm范围的土壤;②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取土。
(2)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将处理好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和第二组花盆。
(3)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大豆芽,将花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物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二、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对照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 ;
该土样选择在蚂蚁窝附近、且土质和含水量等均相同的目的是 。
(2)上述实验的实验结论是:蚁巢土 。
(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 。
一、实验步骤:
(1)土壤采集:①“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10cm范围的土壤;②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取土。
(2)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将处理好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和第二组花盆。
(3)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大豆芽,将花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物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二、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对照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 ;
该土样选择在蚂蚁窝附近、且土质和含水量等均相同的目的是 。
(2)上述实验的实验结论是:蚁巢土 。
(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 。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陈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 B.做出猜想和假设 |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
“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
(1) 以测温时间为横坐标,混合物的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
(2) 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____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3) 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
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
时间(分钟)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度(℃) | 4 | 2 | 0 | -2 | -4 | -6 | -6 | -6 | -6 | -6 | -6 | -8 |
状态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固 | 液固 | 液固 | 液固 | 固 | 固 |
(1) 以测温时间为横坐标,混合物的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
(2) 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____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3) 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
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cuō)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①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
②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 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2)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 作用;
(3)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 。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①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
②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 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2)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 作用;
(3)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 。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其中第②号和第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1)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若将④箱子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的情况是 。

(1)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若将④箱子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的情况是 。
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蚯蚓有没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没有感光细胞?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
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
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
(1)实验一说明了蚯蚓 ,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 ,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 .
(2)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多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
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
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
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
(1)实验一说明了蚯蚓 ,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 ,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 .
(2)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多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
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8月31日,小科和小李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学校.他们漫步于校园,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①为什么要把学校取名为××学校呢?②一天当中学校的旗杆影子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③为什么有些树木到了秋天会落叶呢?④为什么很多的小学生想就读于××学校?根据两个多月的《科学》学习,你认为《科学》主要解决其中的哪些问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 B.作出假设 | C.收集证据 | D.验证假设 |
同学们在捕捉鼠妇(鼠妇又称“潮虫”、“湿生虫”)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 )
A.鼠妇厌恶取食 | B.鼠妇喜欢潮湿 | C.鼠妇怕见强光 | D.鼠妇躲避天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