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再工业化”是针对工业化进程完成以来出现的过度“去工业化”趋势以及由此引发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等问题,逐步形成的一种回归实体经济的纠正机制,通过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回巢和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陆续从我国和其他国家回迁本国,制造业出现“回巢”现象。下表是近几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三个案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优势是( )
A.基础设施完备 | B.土地资源丰富 |
C.消费市场广 | D.技术水平高 |
A.运输成本上升 | B.就业压力增加 |
C.生产规模扩大 | D.竞争能力提高 |
①减少科技和教育投入
②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③大力发展金融等服务业
④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③④ |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产业转移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空间分布很均衡 |
B.主要向东亚、东南亚地区转移 |
C.主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D.主要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
A.产品运输不畅 | B.国家政策调整 | C.劳动力成本上涨 | D.原料价格上涨 |
由于发展先后的差异,我国东西部发展具有巨大的互补性,东部沿海“腾笼换鸟”与中西部“筑巢引凤”两出大戏的帷幕几乎同时拉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良禽择木而栖”,河南能够吸引浙江产业转入的因素是( )
①劳动力成本
②土地价格
③科技力量
④资源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箭头①和③均表示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落差输送水资源 |
A.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紧张 |
B.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
C.减轻了该地区交通运输压力 |
D.有利于华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⑤今后我国不再使用煤炭作能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广东的制造企业为缓解在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压力,研究向越南转移的可能性,到越南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近年越南不断进行改革转型,致力于发展制造业。20年来,英特尔(lntel)、富士康(Foxconn)、LG和三星(Samsung)、耐克等国际知名制造商都已在越南投资设厂。越南发展迅猛,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其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图为越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说出越南水电站分布的主要特点并简析成因。
(2)说明越南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小题1】甲、乙两地为重要的资源转出地和起点,两地分别涉及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
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
C.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
A.东部地区 | B.中部地区 |
C.西部地区 | D.东北地区 |

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有( )
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地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
D.基础设施完善 |
A.环境改变较小 |
B.协作条件较好 |
C.接近原料产地 |
D.地租更加便宜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主要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由于印巴分治,印度河支流③④在巴基斯坦境内河段的水量被上游的印度调走而减少,严重影响着流域正常的生产生活。于是,巴基斯坦实施了“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图中沙漠形成的原因。
(2)指出①②河流上水库水位最高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3)简述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