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从天然气消费结构来看,四大天然气消费领域分别为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工业燃料。下图为我国气化人口和气化率(指使用燃气的城市非农人口数与城市非农人口总数之比)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相对于煤炭而言,天然气的突出优势是( )
A.储量大,分布广 | B.易开采,易运输 |
C.热值高,污染小 | D.可再生,能循环 |
A.天然气的消费量将超过煤炭 | B.能源消费结构将得到明显改善 |
C.城乡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 | D.能源进口总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④地河段黄河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③地不宜发展航运,请说明理由。
(3)2010年 3 月9 日,黄河内蒙古河段水位迅速上涨,造成河水几乎漫堤的险情,试分析这种险情形成的自然原因。
(4)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新华社乌鲁木齐2010年10月8日电,新世纪伊始,西气东输一线贯穿东西,把西部的沙丘(如②地)、戈壁(如①地)与东海之滨紧紧连接在一起。这条“能源动脉”不仅让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实现了对接,使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悄然转变,更令3亿多人口使用清洁能源的梦想成为现实。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1)简述④地河段黄河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③地不宜发展航运,请说明理由。
(3)2010年 3 月9 日,黄河内蒙古河段水位迅速上涨,造成河水几乎漫堤的险情,试分析这种险情形成的自然原因。
(4)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高科技信息产业研发投入成本极高,但产品生命周期短,因此产业的空间分工以降低成本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主要目的。在研发期后,产品之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研发完成进入市场时,需求量较少,价格较高。
阶段Ⅱ:成为主流产品时,需求量大,价格下降。
阶段Ⅲ:当产品接近生命周期尾声时,需求量小,维修为主。
甲信息工业公司的重要客户在美国,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但甲公司在美国加州也设有一小厂与其在美国的营运总部只有一墙之隔,产品需修改时,则由甲公司的两厂研发人员透过图文电视接力研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信息工业公司把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说明( )
【小题2】甲公司的加州小工厂主要是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 )
阶段Ⅰ:研发完成进入市场时,需求量较少,价格较高。
阶段Ⅱ:成为主流产品时,需求量大,价格下降。
阶段Ⅲ:当产品接近生命周期尾声时,需求量小,维修为主。
甲信息工业公司的重要客户在美国,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但甲公司在美国加州也设有一小厂与其在美国的营运总部只有一墙之隔,产品需修改时,则由甲公司的两厂研发人员透过图文电视接力研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信息工业公司把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说明( )
A.我国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最大的受益者 |
B.我国具有低成本的比较优势 |
C.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和资源上的优势 |
D.甲公司及其在美国的营运总部与深圳生产基地联系最密切是在产品的研发期 |
A.Ⅰ | B.Ⅰ和Ⅱ |
C.Ⅱ和Ⅲ | D.Ⅰ和Ⅲ |
秘鲁的“东水西调”工程,大多建在3500—4200米的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读秘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说明秘鲁修建东水西调工程的主要原因。
(2)简述秘鲁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3)分析秘鲁东水西调工程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说明秘鲁修建东水西调工程的主要原因。
(2)简述秘鲁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3)分析秘鲁东水西调工程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自1960年开始,咸海水位每年降低20 cm,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至2007年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进行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下图所示的“北水南调”工程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实施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则面对的主要困难是 ( )
A.地形崎岖,难以施工 |
B.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
C.人才短缺,技术困难 |
D.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
A.增加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 |
B.增加咸海流域年降水量 |
C.减少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 |
D.减少额尔齐斯河上游水量 |
2017年新疆完成“疆电外送”4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读“疆电外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实施“疆电外送”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2】新疆实施“疆电外送”的优势为 ( )

【小题1】实施“疆电外送”的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地区间能源结构差异大 |
B.我国东部已经没有煤炭资源 |
C.我国地区间人口密度差异大 |
D.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
A.煤炭丰富 |
B.水能丰富 |
C.接近市场 |
D.交通便利 |
读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及主要受水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配水方案中,河南省分配到的水资源数量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
【小题2】中线输水量较小的月份是 ( )

【小题1】在配水方案中,河南省分配到的水资源数量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河南经济发达 | B.河南干旱严重 |
C.河南人口数量多 | D.京津冀用水需求小 |
A.6月 | B.8月 | C.10月 | D.12月 |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小题2】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选择地,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煤炭产业 | B.汽车生产研发业 | C.宇航业 | D.服装加工业 |
A.科技发达 | B.劳动力成本低 |
C.原料丰富、资金充足 | D.市场广阔,投资环境好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西气东输一线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2)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 ,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 气候适宜
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 物产丰富
(3)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据专家测算,从中亚引进的天然气每年可替代768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24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5)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原因。


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西气东输一线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2)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 ,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 气候适宜
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 物产丰富
(3)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据专家测算,从中亚引进的天然气每年可替代768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24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5)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原因。
下面甲图是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图,乙图是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政府协调东、西部发展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说明

【小题1】我国政府协调东、西部发展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输出了资源,但是得到了资金,有利于经济的再发展 |
B.东部输出了资金,但是得到了资源,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
C.通过东、西部资源与资金的相互流动,加强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
D.通过西气东输国家加大了东、西部的税收,有利于投资其他行业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耗能量就越大 |
B.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耗能量就越小 |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有很大影响 |
D.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