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示意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分工的序号依次是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小题2】②过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
A. 科技水平差异 B. 自然资源差异
C. 工资水平差异 D. 市场规模差异

【小题1】图中示意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分工的序号依次是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小题2】②过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
A. 科技水平差异 B. 自然资源差异
C. 工资水平差异 D. 市场规模差异
希腊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希腊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A. 西部地势较高,调水能自流 B. 水资源的供需空间分布不均
C. 西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D. 东部甘蔗种植广,需水量大
【小题2】调水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 带动调水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B. 促进西部旅游业发展
C. 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D. 加快东部交通运输建设

【小题1】希腊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A. 西部地势较高,调水能自流 B. 水资源的供需空间分布不均
C. 西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D. 东部甘蔗种植广,需水量大
【小题2】调水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 带动调水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B. 促进西部旅游业发展
C. 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D. 加快东部交通运输建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分析气候条件对汉江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
(2)有人推测南水北调工程(含东线、中线)可能会加重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丹江口是汉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丹江口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简要分析气候条件对汉江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
(2)有人推测南水北调工程(含东线、中线)可能会加重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 B.太阳能资源丰富 | C.煤炭资源丰富 | D.水能资源丰富 |
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市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增加就业岗位 ②完成产业升级
③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④拉动东海风电场的发展
①增加就业岗位 ②完成产业升级
③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④拉动东海风电场的发展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6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部分城市。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有利区位条件。
(2)归纳芜湖市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人口、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3)分析芜湖市承接上海等地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
(4)概述安徽八个城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后,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对其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此次规划中将安徽省的合肥、芜湖等8个城市纳入了长三角城市群。其中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地貌类型多样,河湖水网密布。作为皖江示范区龙头城市,近十年,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融入地区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有利区位条件。
(2)归纳芜湖市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人口、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3)分析芜湖市承接上海等地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
(4)概述安徽八个城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后,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对其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二产业(以下简称二产)空间格局变迁与工业空间格局变迁有很大的相关性。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据图1,比较2003—2012年我国二产重心迁移与工业重心迁移的特点。
(2)据图2,比较2003—2012年我国东部与西部经济区工业产值占二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特点。
(3)据图,说明2005年以后我国工业重心轨迹移动与经济区域工业产值占二产总值比重的关系。
材料一:图1为1996—2012 年我国二产重心迁移轨迹线与工业重心迁移轨迹线。

材料二:图2为1996—2012 年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工业产值占二产总值的比重图。

(1)据图1,比较2003—2012年我国二产重心迁移与工业重心迁移的特点。
(2)据图2,比较2003—2012年我国东部与西部经济区工业产值占二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特点。
(3)据图,说明2005年以后我国工业重心轨迹移动与经济区域工业产值占二产总值比重的关系。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 的迁移表现为( )
【小题2】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 ④信息 ⑤政策

【小题1】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 的迁移表现为( )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 ④信息 ⑤政策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