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统工业分布呈“香蕉带”形状,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促使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工资成本相对较低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小题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分布地区
A.劳动力需求增加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经济会变得萧条D.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下图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荒漠化、水土流失
B. 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 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 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小题2】对图中②所示资源调出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 沿途将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
C. 调出区是从长江干流直接取水,水量丰富
D. 该项目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小题2】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地(  )
A.原料、燃料丰富
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C.水能丰富,劳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皖电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地理条件有
①煤炭丰富 ②工业基础好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距离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皖电东送”工程对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能源结构趋向单一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加剧用水供需矛盾D.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
A.调整产业结构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D.促进资源开发
【小题2】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图乙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势平坦的特点
C.图丙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图丁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据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产业转移
时间
输出国
被输入国
转移产业
第一次
19世纪40年代
英国
美国
纺织工业
第三次
20世纪60年代开始
日本
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五次
近些年
中国
一是东南亚相关国家,二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
输出的双路线: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小题1】第一次产业转移与第三次产业转移中,输出国共同原因是(    )
A.本国市场狭小B.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C.本国劳动力不足D.经济全球化趋势
【小题2】第五次产业转移,中国产业向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回流的原因(    )
A.市场的扩大B.科技的发展C.环境承载力的增大D.劳动力增加
【小题3】第五次产业转移会使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    )
A.老龄化趋势减缓B.工业产值增加
C.城市化水平提高D.工业化进程加快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有
A.宇航工业B.煤炭工业C.高级时装制造D.普通服装制造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以煤炭为主),但能源贫乏,需从外区调入。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电、煤炭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能源的需求量较小。

“西电东送”就是把西南、西北丰富的能源转化为电能,通过输电线路,向东部地区送电的工程。

“西电东送”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西电东送”改变了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不充裕、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


(1)试从调出调入区能源状况、经济发展和水能特点,分析说明 “西电东送” (南线)的原因。
(2)“西电东送”(南线)对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交通运输改善B.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C.生态环境改善D.财政收入减少
(3)分析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项即可)
(4)西电东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下图所示。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境条件
【小题2】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A.abB.cdC.deD.ae
【小题3】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北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京津唐地区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主干管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山西,最大输入省广东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价的上涨和矿难的频发,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下图为我国三大常规能源运输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
(2)C能源在调出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 ;②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A、B、C三类能源中属于最清洁能源的是
(4)能源短缺是图中B地区和C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建议从外地输入天然气和电能,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