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南水北调的原因
- 南水北调的线路
-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青藏高原贯穿输水隧道全天候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隧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 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
C.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 | D.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
①埋藏较浅,防凌汛
②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较低
③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
④避免受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完全修复山地冰川 | B.缓解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 |
C.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 | D.促进农牧业和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
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塔霍河流经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全长约1000千米。水量丰沛,源头70%的水量都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塞古拉河是西班牙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难度小,穿过一座分水岭和一些河谷 |
B.河水输入塞纳霍水库后,还要逐级提水 |
C.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 |
D.彻底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 |
A.塔霍河源头生态状况良好,不会影响塔霍河沿岸的植被 |
B.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
C.加剧了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程度 |
D.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 |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
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
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材料一:2003年6~7月,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遇的水灾,200万公顷农田受到威胁,被水围困人口达210万,倒塌房屋15万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180亿元。
材料二:淮河流域图

(1)淮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试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①气候:________;②地形:________;③水系:________。
(3)沟通我国南北方的内河运输干线A是________。这条水运干线随着我国________工程东线的实施,将发挥新的作用。

(1)说明秘鲁修建东水西调工程的主要原因。
(2)简述秘鲁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3)分析秘鲁东水西调工程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自1960年开始,咸海水位每年降低20 cm,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至2007年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进行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下图所示的“北水南调”工程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实施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则面对的主要困难是 ( )
A.地形崎岖,难以施工 |
B.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
C.人才短缺,技术困难 |
D.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
A.增加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 |
B.增加咸海流域年降水量 |
C.减少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 |
D.减少额尔齐斯河上游水量 |

【小题1】在配水方案中,河南省分配到的水资源数量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河南经济发达 | B.河南干旱严重 |
C.河南人口数量多 | D.京津冀用水需求小 |
A.6月 | B.8月 | C.10月 | D.12月 |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 | B.缩短输水路线 |
C.减少渗漏和蒸发 | D.减轻土壤盐碱化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华北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了湖北引江济汉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修封闭的“高架”水渠,即绕长湖北缘并与长湖所有支流全部立交修建总干渠。而部分水利专家则建议由长江通过入湖渠提水至长湖,再通过现有河道提水至兴隆水库上游。
材料二 汉江流域示意图和“引江济汉”图。

(1)推测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
(2)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对比专家建议方案,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或缺点。

【小题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 B.南方地少水多 |
C.北方地多水多 | D.北方地少水少 |
A.长江三峡工程 | B.淮河治理工程 |
C.南水北调工程 | 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

(1)三条输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_工业基地,C是________工业基地。
(2)北路输送的是火电,它是将________、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3)中路主要输送水电,它将________水电站及________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水电站的电能通过超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4)南路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