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D.基础设施完善
【小题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
【小题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5 05:4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图为2007-2013年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第一、第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
B.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灌溉农业的有效结合
C.丰富的矿产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
D.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
【小题2】该地区第一和第二、第二和第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不高主要受制于
A.生态环境恶劣
B.干旱缺水严重
C.工业化水平低
D.基础设施落后
【小题3】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效应,应该
①重视统筹规划产业布局
②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二产业
③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
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2
长江经济带(9省2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今后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同时,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十分显著,其中沪、苏、浙为高水平梯度,鄂、渝为中高水平梯度,云、贵为低水平梯度。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沪苏浙除外)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佳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材料产业-云南 ②轻纺工业-安徽 ③高技术产业-四川 ④装备制造业-湖北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不属于该区域产业转移对长三角地区的正效应的是
A.缓解就业压力
B.扩大国内市场
C.优化产业结构
D.减轻环境污染
【小题3】青藏高原种植业集中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同类题3
2009年我国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部六省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 中部六省概况:共有人口约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44 亿,占全国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
(1)中部地区北部和南部重要的能源资源分别是
和
,通过实施
工程,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2)中部地区某省提出“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抓好两流域(长江、淮河),唱好黄(黄山)煤(煤炭)戏”,该省可能是
(填简称)。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它属于
省(填简称)。
(3)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
、
。
(4)伴随着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将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
型产业,简述该现象对中部地区的影响?
同类题4
(2017·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中南半岛等高线图”和“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
(1)简述缅甸的地形地势特征。
(2)从自然条件角度评估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难度。
同类题5
符合图中所述产业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
A.技术指向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动力指向型产业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