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的研究团队称,印度经济于2016年喜迎开门红,跻身全球经济主引擎之列,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
A.能源、市场 | B.劳动力、技术 | C.市场、劳动力 | D.技术、能源 |
①协作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技术人才优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目前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
据此完成下题。【小题1】吸引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的因素是( )
①市场 ②土地价格 ③政策 ④劳动力工资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表2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 煤炭 | 天然气 |
优点 | 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
缺点 |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 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
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
(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______________。(2)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增加就业机会 |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
C.改善生态环境 | D.减少财政收入 |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小题1】与上海市相比,淮南市( )
A.服务范围小 | B.服务种类多 | C.城市等级高 | D.城市规模大 |
A.资源利用水平差异大 | B.能源生产和消费差异大 |
C.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 D.人口增长和分布差异大 |
①增加就业压力 ②缓解能源紧张 ③改善大气质量 ④降低用电成本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示意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该工程自2010年投入运行以来,每年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000万吨/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可能有( )
A.加剧污染 | B.增加交通压力 | C.扩大就业 | D.促进经济发展 |
A.减少环境污染 | B.弥补电力消费缺口 |
C.提高人口素质 | D.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

【小题1】图中示意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分工的数码分别是( )
A.③②①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①②③ |
A.科技水平差异 | B.自然资源差异 |
C.工资水平差异 | D.市场规模差异 |

【小题1】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A.丁 | B.丙 | C.乙 | D.甲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③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④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小题1】不属于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的是( )
A.地理位置靠近日韩 | B.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
C.科技发达 | D.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 |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 B.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
C.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
材料一:莱索托位于非洲东南部,地处南非高原东缘德拉肯斯山西坡,为内陆国家,因其国土完全被南非环绕,故被称为“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中之国。莱索托为热带草原气候,5-9月为旱季,10-4 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000mm。莱索托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
材料二: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法尔河,以满足豪滕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计划分期兴建5座大坝、1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到2020年全部工程建成时,莱索托向南非的输出水量为70立方米/秒,水电装机容量l8万千瓦。莱索托每年从南非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

(1)简析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原因。
(2)说出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选线的优点。
(3)推测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简述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和南非产生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