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的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 )
A.水资源减少
B.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
D.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小题2】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
④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08 08:5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
【小题2】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游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四川盆地
同类题2
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R、S、T段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A.R>S>T
B.R> S=T
C.S>T>R
D.T>S>R
【小题2】水库s对下游地区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发电
B.控制下游洪水
C.航运
D.养鱼
【小题3】R处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信风带控制
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D.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含盐量较高,故又称“咸湖”,是世界最深的 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中国古称“热海”。伊塞克湖是地壳断裂陷 落形成的,经常发生的地震和广布的温泉表明这里的地壳运动仍在继续。该湖东 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广泛引 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之一。
材料二:伊塞克湖地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
(3)分析在伊塞克湖沿岸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对当地的影响。
同类题4
在河边垂钓是人生一大乐趣,关键是地点的选择,应在饵料丰富且利于观察到浮漂的地方,小明同学来到一条河流的下游河段(该河段水位较稳定)垂钓,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点最适合垂钓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河段水位较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A.降水全年丰富且均匀
B.上游水库的调蓄作用
C.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作用
D.地下水的补给作用
【小题3】该河河段甲处冬季相对最易结冰,其原因是
A.位于凸岸,水浅
B.位于凸岸,水深
C.位于凹岸,水浅
D.位于凹岸,水深
同类题5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洞里萨河将甲湖和乙河连接起来,下列季节湖水与河水流向对应正确的是( )
①5月- 10月甲流向乙 ②5-10月乙流向甲
③11月一次年4月甲流向乙 ④11-次年4月乙流向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下列原因会导致丙处三角洲面积缩小的是( )
①乙河上游建水库 ②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降低
③多全球气候变暖 ④区域内降水量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及其功能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