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台州湾两岸滩涂宽广平缓,近30年来经历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围垦。下图为台州湾部分围垦区位置示意图。为解决围垦区土地盐碱化问题,当地农民在耕作区每隔10米开挖横向排水沟渠,并于两侧筑土墩抬高作物种植地面。

(1)分析在台州湾沿岸进行围垦的自然原因。
(2)分析围垦区土地盐碱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3)分析围垦区域“开沟渠,高筑墩”对减轻土地盐碱化的作用
(4)简述当地大规模围垦滩涂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渠道化是利用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等工程措施对河流进行整治的一种方法。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1962年~1971年间被渠化为一条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但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976年基西米河流域开始河道的恢复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下图为基西米河示意图。

(1)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推测基西米河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材料一 鄱阳湖内共有一百多种鱼类,其中名贵佳品当数银鱼。银鱼为一年生小型鱼类,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虾为食,喜居避风、静水的湖汊、港、湾之中,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前,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较大,可是到80年代后,产量大幅下降。随着时代发展,银鱼捕捞方式早已由传统的风帆船改为机动船拖网作业。如今,我国银鱼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材料三 鄱阳湖水系图及鄱阳湖银鱼图(下图)。

(1)说明过去鄱阳湖银鱼产量较高的自然原因。
(2)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年际波动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机动船捕捞作业对银鱼生产的影响。
(4)分析银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小题1】该市中心城区湖泊面积萎缩最快的时段是
A.1990-1996年 | B.1996-2002年 |
C.2002-2008年 | D.2008-2014年 |
A.加大了对湖泊的保护力度 | B.大量退田还湖 |
C.加速了滨湖地区房产开发 | D.大量修路造桥 |
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 B.城市内涝加重 |
C.水体自净能力增强 | D.生态环境好转 |

【小题1】该图反映了湿地的功能之一是
A. 调节气候 B. 涵养水源 C. 美化环境 D. 提供水资源
【小题2】近几十年来该地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可能是
A. 过度放牧 B. 过度引水
C. 过度开垦 D. 过度砍伐
哈得孙湾是北冰洋伸入加拿大东北部内陆的大海湾。海湾中生长的鱼类有蝶、鳕、鲑等。哈得孙湾南部地区的居民为印第安人,北部地区的居民为因纽特人。当地居民主要以渔猎为生。加拿大政府把整个哈得孙湾划为封闭海区,以保护其生态环境。位于北美洲大陆中部的五大湖南部分布着高度不大(一般在500m以下)的冰碛山地,成为北美洲大陆的分水岭,分水岭以北的河流多注入哈得孙湾。下图示意注入哈得孙湾的主要河流。

(1)概括哈得孙湾地区的水系分布特点。
(2)指出注入哈得孙湾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3)分析哈得孙湾南部沿岸沼泽湿地的形成与河流水文水系的关系。
(4)从河流与哈得孙湾的关系人手,说明哈得孙湾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
水花生原产于南美洲,是挺水植物,属水生或湿生多年生宿根性草本。20世纪50年代传入湖北。湖北省境内河湖众多、沟渠纵横密布,广袤的水域成了水花生蔓延、肆虐的“乐土”。2009年,洪湖暴发水花生应急事件,水花生疯长形成了几百个大小“岛屿”,总面积超过3万亩。农业部和湖北省农业厅专家最终确定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引进水花生叶甲。叶甲具有专食性,只吃水花生,不会对其他的农作物造成危害。开展生物防治三年后,水花生蔓延情况基本得到控制。
指出水花生蔓延带来的危害,并分析采用生物措施防治水花生蔓延的优势。材料一 江苏省由 13 个省辖市组成,约 1/5 的陆地面积是过去近 900 年间由海岸滩涂转变而来的。 材料二 2017 年江苏省棉花种植面积为 6.45 万亩,总产 5 万余吨,面积、产量纷纷跌至历史低谷。 材料三 左图为“江苏省行政区划图”, 右图为“江苏省棉花与滩涂分布略图”。
(2)江苏省人多地少,用地紧张,开发滩涂成为必然。常用的开发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如果设想把部分滩涂变成棉田,其限制性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大规模开发滩涂带可能带来的问题。
吉布提自然条件恶劣,工农业基础薄弱。阿萨尔湖(如下图所示)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塔朱拉湾相通,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分离,被松软的岩层隔开。该湖湖面海拔-156米,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地表入水口、也没有出水口且千年不枯的内陆湖泊,是世界上最咸的水体,被人们视为“聚宝盆”。1988年前,阿萨尔湖还处于手工采盐、骆驼运送的原始方式,尽管吉布提政府非常重视盐湖开发,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显著的经济效益。2002年中国企业与吉布提合作启动了阿萨尔湖工业采盐计划,而后建设了盐业出口专用码头、通往盐湖的公路和相关配套设施。此外,还将在盐业码头附近建设化工园区,布局盐业开发的全产业链,实现阿萨尔湖的综合开发。

(1)分析吉布提夏季高温酷暑的原因。
(2)说明阿萨尔湖千年不枯的原因。
(3)说明阿萨尔湖被人们视为“聚宝盆”的理由,并分析其长期以来开发程度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4)简述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项目对吉布提工业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