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有“千湖之省”的美誉的湖北省目前只剩下83个湖泊。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水资源减少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 B.冰雪融水量不足 |
C.引水灌溉,蒸发量增大 | D.围湖造田 |

【小题1】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
A.防风固沙 | B.维持生物多样性 |
C.调蓄洪水 | 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
A.建立保护区 | B.实施退田还湖 |
C.排水开垦 | D.发展滩涂养殖 |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 B.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
C.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 D.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
黑杨是一种生长在河岸、河湾的喜光、喜湿、不耐干旱和盐碱的乔木。具有木质纤维长、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的特点,却有着“湿地抽水机”的称号。20世纪80年代,欧美黑杨作为造纸用林引种到洞庭湖区,巅峰时期,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黑杨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在2017年12月,洞庭湖黑杨被大量砍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使洞庭湖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 B.洲滩湿地旱化加速 |
C.河道泄洪能力增强 | D.土壤腐殖质增多 |
A.迅速恢复黑杨面积,保护黑杨造纸用林 | B.发展黑杨木材深加工,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增收 |
C.推广黑杨林下养殖,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 D.控制黑杨的种植面积,引种水土要求低的速生林 |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分布,下表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法不合理的是( )
A.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 | B.1976~1986年,湿地面积同样增加 |
C.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减少 | D.1986~2005年,湿地面积显著减少 |
①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②植被覆盖率下降③土壤侵蚀加剧
④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减少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2019年第23个世界湿地日即将来临,《湿地公约》组织明确“湿地与气候变化”为世界湿地日主题,以突出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以此提高公众认知,推动湿地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我国三江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B.纬度高,蒸发弱 |
C.冬季寒冷漫长,有冻土存在 | D.降水季节变化小 |
A.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 B.不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 |
C.具有调节局地气候的作用 | D.保护生物多样性 |
材料一 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马立群建议,将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材料二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三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沼泽分布图。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及沼泽的生态功能。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3)-根据所学知识并借鉴东北农业发展历程,请你为宁夏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深圳湾地处深圳特区的西南面,属于慢淤积的浅水海湾,潮流(潮汐引起的水流)动力是维持深圳湾水深的主要动力,而维持这种动力的主要因素是深圳湾海水容量。下图为1970年-1999年深圳湾海岸线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0m等深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深圳湾
A.水深加大 | B.水质变差 | C.水量增大 | D.面积缩小 |
A.深圳湾潮流动力减弱 | B.深圳河泥沙量增多 |
C.深圳湾沿海工程建设 | D.深圳湾水污染严重 |
自13世纪以来,荷兰人向大海索地约7100平方公里,约占其现今国土面积的18%。下图为荷兰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工程的地标性建筑拦海大坝,将3000多平方公里的须德海围挡起来,并通过排咸纳淡使之成为淡水湖泊,湖内洼地被划为数个垦区并分期开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荷兰围挡须德海造陆的原因不包括
A.国土狭小,人地矛盾紧张 | B.地势低洼,易受海潮侵袭 |
C.土地破碎,交通运输不便 | D.纬度较高,液态淡水稀缺 |
①拦海大坝阻碍并减少了海水的涌入 ②降水较丰富,陆地淡水汇入量大
③寒流降低水温,海水含盐度低 ④盛行西风,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营造新城镇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 | B.填海造陆的施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 |
C.保留港口的出海通道 | D.维持原海岸地貌,保护滨海环境 |

【小题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 B.沙漠化面积扩大 |
C.农作物单产上升 | D.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
材料一:罗纳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纳河上游出现一次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流经量在短期内从3250m³/秒减少到2450m³/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纳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1970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紧张催生了法国大力发展核电,法国现在是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纳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消减的自然原因。(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l,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备选答案: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3)解析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