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山东全省森林与湿地产品与服务总价值4 673.03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3 182.08亿元,占68%。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有( )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臭氧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山加剧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小题2】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小题1】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有( )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臭氧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山加剧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④⑥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③④⑤⑥ |
A.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
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 |
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
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
大荔沙苑(下图)地表以草滩地、沙地为主,地下发现有古土壤和鹅卵石。唐朝,人们在该地抽取地下水,发展农牧业;明中叶,该地逐渐演变为风沙漫天的荒漠景观,沙丘广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论证大荔沙苑曾有河流流经的地理事象是( )
A.古土壤 | B.古牛轭湖 |
C.鹅卵石 | D.草滩 |
A.过度樵采 | B.原为古河流经过后改道,泥沙沉积大 |
C.气候干旱 | D.冬春多大风天气 |
近年来图中M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据统计,该湖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读M湖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M湖水域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小题2】M湖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小题1】导致M湖水域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工业发达,酸雨侵蚀 | B.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
C.过度引入湖河水灌溉 | D.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
自1960年开始,咸海水位每年降低20cm,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至2007年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进行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下图所示的“北水南调”工程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咸海1960年后面积快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 B.大量引咸海水灌溉 |
C.入湖河流过度农垦 | D.咸海渔业发展过快 |
A.地形崎岖,难以施工 | B.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
C.人才短缺,技术困难 | D.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
A.增加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 | B.增加咸海流域年降水量 |
C.减少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 | D.减少额尔齐斯河上游水量 |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坝位置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
②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
③距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
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防风固沙 | B.保持水土 |
C.涵养水源 | 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
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各题。

(1)A字母代表的地区是指 平原,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2)近年来,图中A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请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
材料: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

(1)A字母代表的地区是指 平原,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2)近年来,图中A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请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
(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
150多年来,澳门通过填海造陆不断扩大陆域,如今澳门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从海上发展而来。随着填海造陆的推进,海岸生态问题逐渐显现。2018年7月底,国家推出限制围填海政策,这对于澳门传统粗放式填海不失为一种督促。

结合上图,分析澳门填海海造陆对海岸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限制围填海政策,推测澳门未来发展采取的措施?
150多年来,澳门通过填海造陆不断扩大陆域,如今澳门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从海上发展而来。随着填海造陆的推进,海岸生态问题逐渐显现。2018年7月底,国家推出限制围填海政策,这对于澳门传统粗放式填海不失为一种督促。

结合上图,分析澳门填海海造陆对海岸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限制围填海政策,推测澳门未来发展采取的措施?
“湿地之都”——辽宁盘锦地处辽河下游,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地面覆盖着深厚的淤积物,是在河流新品种和海洋沉积交替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表,构成了滨海湿地复合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生态的稻米,铸就出中国名牌——“盘锦大米”。盘锦是“北粮南运”的集散地、“中国北方粮食城”。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盘锦湿地的作用
(2)分析“盘锦大米”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
(3)盘锦作为“北粮南运”集散地,简述其区位优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湖面海拔4 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纳木错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3)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湖面海拔4 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纳木错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3)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