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
| 总面积/km2 | 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数/个 |
20世纪50年代 | 83 400 | 2 848 |
20世纪80年代 | 70 988 | 2 305 |
减少数量 | 12 412 | 543 |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
C.营造“三北”防护林 |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驱走候鸟 |
D.湿地面积越大,禽流感发生的人数越多 |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图1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2是东北地区土境垂直剖面示意图。

(1)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地比较多的自然原因。
(2)说出该地区沼泽的主要生态功能。
(3)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述国家停止开发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原因。
2014年京杭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江苏扬州境内古运河长约30千米。16世纪末,扬州人舍直改弯,把城南100多米长的运河河道,重修延长至1700多米,解决了该河段漕运易搁浅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扬州运河三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6世纪末,扬州城南运河舍直改弯后,运河航运条件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增大 | B.泥沙减少 | C.航道加深 | D.流速加快 |
A.内河航运 | B.文化旅游 | C.湿地养殖 | D.金融商贸 |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 。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7月16日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份全面评估红树林湿地环境现状的综合报告,报告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面积已缩减了五分之一以上。红树林具有哪些价值?
(3)为保护红树林资源,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漫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下图示意江苏局部沿海滩涂面积的变化。
【小题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
C.河流改道,洋流侵蚀 |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
A.使用频率较高 | B.海水污染严重 |
C.有机质丧失 | D.盐碱化程度高 |
A.降水量与蒸发量 | B.滩涂面积与增长速度 |
C.坡向与风向 | D.产业活动与市场需求 |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岸边的沼泽面积广阔……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当地一家公司拟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

(1)分析图示地区植物繁茂的自然原因。
(2)简述内格罗河沿岸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该地区保护性开发的措施。

【小题1】若在汉江乙水库以上河段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甲区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 B.乙水库库容逐渐减小 |
C.汉江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 D.汉江下游雨季地下水位下降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B.从乙区域向甲区域移民 |
C.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 D.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
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 B.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
C.气候越来越干旱 | D.下游缺少植被的保护 |
A.库区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 B.地下水位上升 |
C.水库的防洪能力丧失 | D.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大东湖水系、武湖水系、府河水系、后官湖水系、青菱湖水系、汤逊湖水系。

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 B.修建道路、桥梁 |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 D.兴建防洪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