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与莱茵河,分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和西部。近年来,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长株潭”经济区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下图为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实现“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
C.治理盐碱D.发展航运
【小题2】目前,甲、乙经济区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是
A.制糖业B.服务业C.种植业D.采矿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小题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上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
【小题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上图2),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太湖流域湿地区、长江沿江湿地区、淮河流域湿地区和滨海湿地区的保护任务,到203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282万公顷以上。下图为江苏省主要湖泊分布示意图。

(1)湿地与        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2)湖泊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述江苏湖泊的分布特点。
(3)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4)简述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的主要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在同样的水位线,1954年容积为314亿立方米,1998年容积为170亿立方米。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洞庭湖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A. 减少长江中游枯水期径流量     B. 削减长江下游汛期洪峰流量
C. 增大长江上游洪水期径流量     D. 调节湖区周围局地小气候
【小题2】引起洞庭湖蓄水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入湖泥沙增多 B. 引水灌溉 C. 上游修建水库 D. 围湖造田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位于县城西北向,距城12.5公里,是1994年12月国家首批公布的全国33处国家重点湿地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保护区面积 16.29平方公里,北海面积 0.4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0.14平方公里,海排面积0.32平方公里。
北海湿地保护区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特殊,属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大片漂浮于水面的陆地;犹如在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毯,具有生物多样性复杂、生产力极高的特征。
材料二:北海湿地的卫星地图及景观图片


(1)试分析北海湿地的成因。
(2)简要分析北海湿地的作用。
(3)就北海湿地的保护你有何建议?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淇河发源于太行山南段,具有较高的水源养,水质净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流内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近年来人类活动逐渐向山区扩展导致洪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逐渐退化,下图是洪河流域2000年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0年-2015年淇河流域
A.耕地比重持续减少B.林地比重变化最大
C.草地比重持续上升D.建设用地增加最大
【小题2】2000年-2015年淇河流域土地利用比重变化的影响是
A.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增加B.夏季降水量增加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D.河流含沙量增加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巴拉圭河是其重要的支流之一。河流沿岸的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其面积季节变化明显,雨季就像一望无际的海洋。巴拉那河从源头到甲河河口处为上游。上游流经丘陵和山地,多石滩,中游多峡谷,落差大,河道弯曲,而下游河段及其支流流经平原地区。巴拉那河干流两岸覆盖着粘土,流域内尤其是上游地区曾经为发展农业生产大量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大部分种植咖啡。20世纪80年代开始,咖啡种植被玉米和豆类所取代,农村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1) 支流甲北部流经巴拉圭盆地,潘塔纳尔湿地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集中地。分析该地区湿地的主要成因。
(2) 巴拉那河上游洪峰流量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次年2月份,亚松森附近河段洪水期却出现在5-6月,请阐述该现象的原因。
(3) 根据巴拉那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提出建议。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注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