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兴凯湖一一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 1861 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 90 公里、最宽处约 1公里的天然沙坝隔开,沙坝两侧湖面呈现 惊涛拍岸和风平浪静不同的景观。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
A.2 月 | B.5 月 | C.8 月 | D.11 月 |
①天然沙坝 ②湖泊面积 ③湖水水位 ④湖水温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概括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对湿地产生的影响。
(3)对该湿地,有人建议排干围垦有人建议保护性开发。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反映着湿地蓄水量的变化,而湿地蓄水量的变化则是湿地水分收支变化的结果。下图示意实测的1997-1999年植物生长季三江平原某沼泽试验场湿地积水深度变化。

(1)说出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概括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对湿地产生的影响。
(3)对该湿地,有人建议排干围垦有人建议保护性开发。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小题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小题3】甲、乙两湖泊的作用有( )
①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 ②维护生物多样性 ③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 ④缩短汛期,推迟降水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①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 ②维护生物多样性 ③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 ④缩短汛期,推迟降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右下图为吉林 省西部略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与地形 B. 地形与水文
C. 植被与水文 D. 气候与植被
【小题2】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
A. 水质盐碱度高 B. 引水工程量大
C. 保护湿地资源 D. 保障下游用水
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1~3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 B.地势平缓,排水不畅 |
C.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 | D.有湖泊水连续补给 |
A.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
B.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 |
C.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 |
D.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所示。

(1)简述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
(3)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方向有________。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所示。

(1)简述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
(3)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方向有________。
下图为洞庭湖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引起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 B.过度开采地下水 |
C.围湖造田 | D.长江干流水量减少 |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 B.生物多样性减少 |
C.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 | D.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
河北省迁安市西邻滦河,流经市区的三里河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因滦河洪水多发,故历史上修建了高耸的堤坝,使该市有水而不得见。上世纪70年代后,三里河逐渐干涸,并成为排污沟。2010年完成的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恢复了自然河道,并利用管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从而建成了“苇荷连接,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绿道项目实施前,三里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三里河绿道项目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增大降水量 ②缓解地面沉降 ③净化水质 ④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
【小题3】三里河绿道项目实施后,对滦河的影响是

【小题1】绿道项目实施前,三里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滦河水位下降 | B.三里河下渗量增大 |
C.修筑滦河大堤 | D.三里河河床的水泥硬化 |
①增大降水量 ②缓解地面沉降 ③净化水质 ④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径流量增大 | B.泄洪能力增强 | C.含沙量增大 | D.流速增大 |
阶地沼泽,指发育在各类阶地面上的沼泽,以坡面流和降水补给为主,河漫滩沼泽,指发育于河漫滩上的沼泽,以洪水、降水补给为主,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地区。下图是该地区不同类型的沼泽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题。
与阶地沼泽相比,河漫滩沼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下冻土发育 | B.降水更多 |
C.蒸发微弱 | D.排水不畅 |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其下游的扎龙湿地,是丹顶鹤等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扎龙湿地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
A.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 | B.全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
C.下游河道消失,河水漫溢而成 | D.植被覆盖率高,利于涵养水源 |
①太阳高度角增大,蒸发增强,水体盐度增加
②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③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
④地表水渗漏,水域缩小,盐度增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