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河北省迁安市西邻滦河,流经市区的三里河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因滦河洪水多发,故历史上修建了高耸的堤坝,使该市有水而不得见。上世纪70年代后,三里河逐渐干涸,并成为排污沟。2010年完成的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恢复了自然河道,并利用管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从而建成了“苇荷连接,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绿道项目实施前,三里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滦河水位下降
B.三里河下渗量增大
C.修筑滦河大堤
D.三里河河床的水泥硬化
【小题2】三里河绿道项目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增大降水量 ②缓解地面沉降 ③净化水质 ④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3】三里河绿道项目实施后,对滦河的影响是
A.径流量增大
B.泄洪能力增强
C.含沙量增大
D.流速增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24 01:0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年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下图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水循环环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断层塌陷
C.风力侵蚀
D.火山喷发
【小题2】该区域虽然降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影响当地地表水缺乏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洞庭湖水系上游一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出、入湖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处水流速度最快的时刻出现在(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以后
【小题2】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径流的变化应是( )
A.湖泊峰值水位变高
B.出湖径流量峰值提前
C.入湖径流量峰值增大
D.出湖径流量峰值增大
同类题3
在有些学校操场,铺设塑胶、柏油或水泥等“硬地面”替代原有泥土地面。以改善校园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硬地面”会使水循环( )
A.下渗减弱
B.地表径流减少
C.地下径流增多
D.土壤蒸发增强
【小题2】雨过天晴,常见操场低洼处有沙土落叶等分布。其形成原因主要归结于(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同类题4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甲河流域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A.水土流失,草场沙化
B.河流的洪峰降低
C.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小题2】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②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大
③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④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读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框内河谷东西向剖面的是( )
A.① B. ② C. ③ D. ④【小题2】乙河流域内( )
A.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B. 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Q湖最大湖面b出现在七月 D. Q湖湖底南侧坡度大于北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