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冰川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大,流动速度快,冰川末端往往能延仲到高山森林带。大陆性冰川流动速度慢,冰川下限较高。

奎屯河是北疆重要河流,上游山区冰川广布,下游流经大型灌区和工业基地,最终注入艾比湖。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引水枢纽8座,水库11座。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流域冰川呈现缩减趋势。某地理团队对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的水文响应展开研究,他们选取将军庙水文站的径流数据作为研究依据。根据研究结果,相关学者担心冰川持续消融将会给艾比湖畔的北疆铁路带来威胁。下图为奎屯河流域示意图。

(1)判断奎屯河上游的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还是大陆性冰川,并简述理由。
(2)简述奎屯河上、下游主要的水文特征差异。
(3)分析与图中其他水文站相比,地理团队研究选取将军庙水文站的径流数据的优点。
(4)简析未来冰川持续消融给北疆铁路带来的威胁的变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河沿岸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A.①冰川②绿洲③荒漠B.①绿洲②荒漠③冰川
C.①绿洲②冰川③荒漠D.①荒漠②绿洲③冰川
【小题2】每年5—7月间,N湖会出现
A.湖口三角洲面积扩大B.河流人湖口北移
C.水盐度降低D.湖泊流域面积变大
【小题3】近年来注人N湖水量越来越少,为防止湖泊继续萎缩应该
A.沿湖大面积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B.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C.绿洲地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扩大绿洲粮食种植面积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新疆天山以南的沙雅县(下图)由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塔里木河谷平原和80%的沙漠三部分组成。流经该县的塔里木河床低浅,受汛期洪水满溢影响,沿岸地区湖泊星罗棋布,保存有世界最大、最完好的胡杨林群落。近几十年来,该县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在塔里木河干流修筑防洪大堤,导致胡杨林群落质量下降,部分胡杨林斑块严重退化。

研究表明,胡杨林与地下水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埋藏深度在2-4m,矿化度在1-3g/L时最适合胡杨林生长。


(1)与渭干河冲积扇平原相比,分析塔里木河谷平原胡杨林广布的原因。
(2)简述沙雅县胡杨林群落的经济功能。
(3)分析近几十年来,该县胡杨林群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4)当地胡杨林群落是由乔-灌-草组成的群落。指出胡杨林群落退化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裕尔河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原是嫩江的一条支流,平均年径流量5.71亿立方米,水量较少。后因地壳运动,嫩江干道西移,导致乌裕尔河与嫩江相分离,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逐渐演变为内流河,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吉林省西部地区曾湿地面积广阔。然而,进入上世纪70年代,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干涸,河水断流,湿地面积急剧萎缩。2013年吉林省正式提出启动实施西部河湖连通工程,通过天然水系和兴修水利工程,将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富余的河水疏导存蓄到天然湖泊和湿地,实现变害为宝。短短5年时间,吉林西部已成为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湖泊星罗棋布,渔兴牧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好生态画面。

材料三;大气降雪时雪花的形态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环境中形成,吉林省的东南部A地区是雪花形态最精彩的区域。

材料四;位于吉林省东南的梅河口市是全球松子最大的集散地,依托长白山区的红松资源,历经30多年运作和积累,年加工松子能力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0%,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随着松子需求量增长,梅河口人光不只局限在长白山,国内云南、陕西,国际朝鲜、俄罗斯等地,哪里有松子,哪里就梅河口人,梅河口的松子产业被称为“小铁锤敲出世界级的大产业”

(1)分析乌裕尔河演变成内流河的过程。
(2)分析吉林省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
(3)推测吉林省东南部能够形成最美雪花的天气条件。
(4)分析梅河口大力发展松子产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天山南麓区域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泊西侧、西南侧有若干独立分布的小湖 泊,称为小湖区。博斯腾湖年均潜在蒸发量可以达到1800毫米.而年均降水量则不足100毫米.因此湖水 本身的盐度平衡主要受河流和气候影响来维持。1958年.博斯腾湖湖水的盐度只有0.39克/升.但随后由 于M河流域农田面积(焉耆盆地是博斯腾湖流域的最重要农耕区.也是新疆主要的芦苇产区。)的不断扩 大.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这座淡水湖的盐度迅速增高. 最高达到接近2克/升.变成了微咸水湖。2000年以后博斯腾湖流域开始向N河调水以满足N河流域农业 灌溉需求并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2000—2011年共计输水12次)。下图为博斯腾湖流域示意图。

(1)指出M、N两河中流入博斯腾湖的河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2)20世纪50—70年代,伴随焉耆盆地大规模开发.博斯腾湖湖水出现咸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20世纪80年代,博斯腾湖水位上升.引起M河湖口处的土地盐碱化加剧。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4)近几年来,博斯腾湖流域经过不断治理,博斯腾湖的水位回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人说,这对焉耆盆 地的绿洲是有益的。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试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盛产300多种鱼类,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奇观的季节时
A.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B.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C.印度河水量大增D.孟买炎热干旱
【小题2】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A.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B.减轻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
C.缓解湄公河上游的旱情D.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
【小题3】不属于洞里萨湖鱼种繁多原因的是
A.水域广阔,饵料丰富B.湄公河鱼类进入
C.海洋洄游性鱼类进入D.面积季节变化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鱼道是使洄游鱼类能通过水利设施的通道,多用混凝土构筑,近年来出现的生态鱼道是对传统鱼道的改造。多瑙河某河段的生态鱼道位于河床坡度较大的浅水段,由近1700块巨石沿着河水落差方向排列,每一块巨石都重达1.6吨以上,边长至少1.5米。图为降雪后该巨石鱼道的局部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鱼道中的巨石可以
A.稳固河床B.增加流速C.改善水质D.加大侵蚀
【小题2】图中河水里没有积雪而巨石上有积雪,主要是因为
①树冠截留降雪    ②河水的流动性    ③水中生物活动    ④岩石的热容量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3】与混凝土鱼道相比,巨石斜坡生态鱼道更有利于
A.鱼类快速通过B.生物的种类多样
C.鱼道水流稳定D.鱼类的产卵繁殖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2)分析该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
(3)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侧沙堤的成因。
(4)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分析:

(1)图示地区为________,河流R出现汛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经治理改良后适宜发展农业。P地区该如何治理和利用沼泽地?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不同角度考虑,这样的做法有何利弊?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