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小题1】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林草结合B.乔灌结合
C.封山育林D.乔木纯林
【小题2】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
C.减少地下径流量D.增强抗旱涝能力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苏达尔沟是毛布拉孔兑(黄河的支流)一条十分典型的季节性沙澳沟谷,风沙活动强烈。根据地貌、地表沉积物、植被以及景观特征,将苏达尔沟分为上游砒砂岩沟壑区和下游沙地沙丘区。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于2018年4月26日全面开工建设,其中造林种草1299.14 hm2,封育治理196.60 hm2;沙障52.39 hm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苏达尔沟风沙活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砒砂岩沟壑区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B.防治水土流失
C.减轻沙尘暴D.增加河流流量
【小题3】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后
A.实现苏达尔沟全年有径流B.有效增加大气降水
C.荒漠化发展速度得到抑制D.河流结冰期缩短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和“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km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内容的代号填入下图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3)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丁地区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主要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次生盐碱化 旱涝B.水土流失 沙尘暴
C.土地荒漠化 低温D.土地荒漠化 台风
【小题2】乙、丙两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
【小题3】在乙地形区的缓坡地修梯田发展林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于治理水土流失B.适宜种植苹果树
C.可发展旅游观光业D.必须进行打坝淤地
【小题4】为了促进乙地煤炭的加工转换,该地区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是(   )
A.建设高铁B.修建运煤铁路专线C.建坑口火电站D.矿区土地复垦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 t/km2的侵蚀面积。

(1)简述图中甲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原因。
(2)说明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3)提出减轻甲省水土流失应该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黄河中游地区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567年以后人口的变化给该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最先出现的是(  )
A.土地肥力下降B.森林锐减
C.土地沙化D.旱涝灾害加剧
【小题2】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植树造林B.保持水土
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生产力水平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该区域人工种植的树木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有些地区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其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内部人工种植的树木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降水量差异B.热量差异C.土层条件D.风力差异
【小题2】科学家需采集该区域植被的影像和色调特征信息。其所用的技术主要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小题2】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所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A.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重点,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B.以河流梯级开发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C.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建设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农业
D.以立体农业建设为重点,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小题2】据报道,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沙漠”。“红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