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环境问题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1)分析M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2)说明N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第5次产生洪峰的原因。
(2)分析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的原因。
(3)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分析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生态效益。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


(1)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3)比较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
(4)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I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
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D.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
【小题2】下列地形区,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是
A.东南丘陵B.青藏高原
C.撒哈拉地区D.东西伯利亚山地
【小题3】在陡坡、雨量大的大型沟壑建设树网时,应使
A.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甲模式
B.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甲模式
C.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乙模式
D.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乙模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如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如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Ⅰ)和平面排列示意图(Ⅱ)。


(1)分析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材料一中甲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问题。

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当前题号:6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以下题。

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A.增加地表径流B.降低土地盐碱化
C.缓解水土流失D.增加水汽输送量
【小题2】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A.方便引水管自流B.减少引水杂质
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小题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小题3】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拦截坡面径流
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小题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