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25 12:3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逐渐形成石漠景观的过程,多发生在风蚀区或表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高原区。下图所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阴影区是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地。
(1)贵阳所在省区简称为________,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
(2)简要分析图中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3)简述红水河上游河段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并分析水能开发对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影响。
同类题2
读“内蒙古某县土地荒漠化状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土地),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2)上图中土地荒漠化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实际,在防治荒漠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土地荒漠化包括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⑥沙尘暴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
【小题2】在现代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同类题4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a和图b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小题2】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同类题5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图中甲和乙、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原因。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