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植树种草面积(虚线)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 )
A.年降水量约为320~34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1 300~1 350平方千米
B.年降水量约为430~45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550~580平方千米
C.年降水量约为550~58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430~450平方千米
D.无法估量
【小题2】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植树种草的面积有关( )
A.山东境内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08 06:55: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樵采,南阳盆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当地在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下图为南阳盆地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阳盆地位于
A.北方地区
B.黄河流域
C.湿润区
D.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小题2】关于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在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树冠截留雨水,减弱雨水侵蚀强度
B.树木的阻挡,减慢地表径流流速
C.恢复植被,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
D.恢复植被,增加植物蒸腾,降水量增多
【小题3】甲处柑橘比乙处品质优、产量高的原因
①甲处海拔高,光照充足
②甲处阳坡,阳光充足,热量高
③甲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④甲处坡度较陡,便于排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2
读黄土地貌框架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黄土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同类题3
据新华网报道,曾被称为“滇中粮仓”的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提出了“城镇工业上山,优质农田下山”的发展模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镇提出“城镇工业上山”的主要目的是
A.山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
B.山上地势高,不易受洪水威胁
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化水平
D.减少占用耕地面积,守住耕地红线
【小题2】该发展模式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地质灾害增加;③建设成本增加;
④城镇工业可用土地减少;⑤山区水污染加剧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右图为沿图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右图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右图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例(右图中C坡)栽种小树苗。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右图中A埂的作用是()
A.改变沟内光照
B.拦蓄地表径流
C.升高沟内温度
D.增加地表粗糙度
【小题2】该整地模式主要是为了治理()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泥石流
D.洪涝
同类题5
阅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冬小麦 水稻
B.春小麦 水稻
C.水稻 小麦
D.谷子 水稻
【小题2】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 ②土质疏松 ③开矿 ④植被破坏 ⑤垂直节理发育 ⑥地壳活动剧烈
A.①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