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下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

由图示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由图示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A.坡顶 | B.坡面中段 | C.坡麓 | D.沟底 |
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下表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 B.防止水土流失 |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 D.扩大梯田面积 |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小题2】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小题3】该流域上游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A.养殖 | B.分洪和蓄洪 | C.改善气候 | D.立体开发利用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 B.修建和加固河堤 |
C.下游退耕还湖 | D.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
A.土地沙漠化 | B.土地盐碱化 |
C.水土流失 | D.凌汛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
A.风沙危害严重 | B.大陆性气候减弱 |
C.水土流失加剧 | D.光照条件变差 |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 )

【小题1】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A.海拔、降水量 | B.土质、地形 |
C.降水量、地形 | D.风力、海拔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 D.径流量随入渗量减小而增大 |
A.20%~40% | B.40%~60% |
C.60%~70% | D.70%~85% |
读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各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是
【小题2】③和⑥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

【小题1】图中各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是
A.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
B.③地水土流失严重,④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
C.⑤地水土流失严重,⑥地石漠化严重 |
D.⑦地酸雨危害严重,⑧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如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
【小题2】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小题1】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
A.神黄线 | B.焦兖日线 | C.大秦线 | D.京包线 |
A.洪涝灾害,台风灾害 | B.气候变暖,酸雨危害 |
C.地表崎岖,土层较薄 | D.水土流失,生态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