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下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
由图示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A.坡顶
B.坡面中段
C.坡麓
D.沟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1 02:56: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陕西窑洞文化历史悠久。《诗经》称窑洞为“陶复陶穴”,即在坡崖开挖半敞式窑洞庄及地面开挖下沉式地坑庄。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陕西民居窑洞反映了该地区的环境特征是
A.沟壑纵横
B.全年多雨
C.河网密布
D.土质疏松
【小题2】对图片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为半敞式窑洞
B.为下沉式地坑庄
C.植被为落叶阔叶树
D.窑洞窗户均朝南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水土流失与地形相关,图中水土流失严重区位于
A.鞍部
B.山顶
C.山脊
D.山谷
【小题2】图示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l26米
B.148米
C.198米
D.220米
同类题3
(2018·新课标Ⅱ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
3
/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
3
/s
【小题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小题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同类题4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图回下列各题。
【小题1】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干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难存留
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
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
【小题2】“旱腰带”地区农业开发导致的恶性循环是
A.水土流失加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
B.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植被破坏
C.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
D.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水土流失加剧
同类题5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
【小题2】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