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土高原的罗玉沟流域,在1987~2010年期间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流域中聚落规模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多样B.河网密布C.地形复杂D.土质疏松
【小题2】下列措施能从根本上降低该流域河流输沙量的是
A.加固河堤B.河道清淤C.陡坡开垦D.植树种草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科学家们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我国“东北  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图及①②两地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地形区来说,甲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位于__________平原,该区北部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代号填入乙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  d.年降水量小且不稳定
(3)图中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为防治土地退化,我国政府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甲、乙两幅图,简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
【小题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素描及相关区域等高线地形。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儿童所在位置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最接近(    )
A.QB.RC.TD.P
【小题2】若下图中坍塌区正在加速坍塌,则该儿童应选择逃离的方向是(    )
A.向M点方向B.向P点方向C.向N点方向D.向Q点方向
【小题3】推测造成该地区频繁发生坍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燥,植被稀少B.地下水位上升,岩层松动
C.降水集中,土层疏松D.人口急剧增加,过度开垦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湟水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燕山活动活跃,南缘和北缘断裂发育,地势相对落差3250m,地貌过渡性和复杂性明显,以黄土低山丘陵沟壑地为主。水系呈树叶状分布,干流南北两岸支流发育。大通河是湟水最大的支流,引大济湟是从大通河引水进入湟水流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下图为引大济湟工程示意图。

(1)分析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指出“引大济湟”对湟水流域生态的影响。
(3)提出解决湟水流域缺水问题的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危险度评价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贵州省石漠化形成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重
B.石漠化的成因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C.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严重
D.石漠化的成因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
【小题2】有关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漠化地区分布比较均匀
B.东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因该地降水量少
C.中度危险以上石漠化面积占绝大部分
D.石漠化地区分布主要呈东南-西北走向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A. A、E处营造护田林网    B. 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
C. C处封坡育林育草    D. 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①降低下游河床  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  ③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
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  ⑥减少地下水漏斗区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C.③④⑤⑥D.③⑤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 ②为石漠化面积 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生物多样性 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小题2】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难存留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
【小题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    )
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