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小题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小题3】梯田在保持水土中的作用是( )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 B.等高线基本平行 |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
A.形态 | B.土壤类型 |
C.坡向 | D.物质组成 |
A.拦蓄泥沙 |
B.减少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 |
C.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降低坡面径流对坡面的冲刷 |
D.土地平整,便于耕作 |
(2017·射阳月考)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土地退化的是
【小题2】对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除在喀什实施万亩“城北防护林”工程,新疆还将着重以伊犁河水蚀区、塔里木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区、艾比湖周边风蚀治理区、塔里木盆地边缘风沙治理区为重点,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土地退化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就全球看,荒漠化影响范围不大 |
B.荒漠化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C.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 |
D.荒漠化只会影响本地区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退耕还草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
下表为我国华北某山区1970和2000年的一些有关农业发展的统计资料。回答下面小题(双项选择)。

【小题1】该地农业发展状况是
【小题2】该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适宜种植的经济林木有
【小题3】森林覆盖率提高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1】该地农业发展状况是
A.耕地较30年前增加了30% | B.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荒地的开垦 |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 D.生态环境发展呈恶性循环状态 |
A.茶树 | B.苹果 | C.核桃 | D.兴安落叶松 |
A.夏季气温升高 | B.河流含沙量减小 |
C.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 D.耕地面积扩大 |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却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我国东南沿海省区水土流失面积相对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2)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却达 万公顷,主要原因是什么?水土流失对该地区河流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3)简述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却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我国东南沿海省区水土流失面积相对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2)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却达 万公顷,主要原因是什么?水土流失对该地区河流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3)简述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

【小题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③④②①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④①③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
鱼鳞坑是在山坡地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 |
B.提高植被存活率 |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2)分析该流域断流现象的延续,会对当地产生哪些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1)分析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2)分析该流域断流现象的延续,会对当地产生哪些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
省会:C ,D 。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此特征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3)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4)2002年2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如下图)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5).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灌溉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
省会:C ,D 。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此特征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3)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4)2002年2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如下图)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5).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灌溉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