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是高山内陆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国外引进冷水鱼养殖,经过十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赛里木湖湖区面积明显扩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赛里木湖形成的原因是
A.断层陷落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小题2】据材料推测.1998年新疆从国外引进鱼苗养殖的国家可能是
A.印度B.哈萨克斯坦
C.澳大利亚D.俄罗斯
【小题3】近年来,赛里木湖湖区面积的变化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水鸟的栖息地减小B.生物多样性增加
C.湖岸受到的水力侵蚀减弱D.湖区周围气候变干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东非大裂谷的边缘,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的交界处,有两座神秘的盐湖,它们紧挨着火山,湖水中含有特殊的火山熔岩成分(富含钠、钾元素),使得湖面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盐湖周边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以及湖面上挥发的有毒气体,使得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却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下图为纳特龙湖和马加迪湖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马加迪湖形成于
A.火山口集水B.河流改道
C.地壳断陷集水D.滑坡阻断河流
【小题2】马加迪湖水源主要是盐水温泉(温度高达86℃),该湖高盐度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蒸发量较小B.汇入淡水较少
C.碳酸盐火山灰随东南信风落入湖中D.湖泊没有出口
【小题3】小火烈鸟每年干季迁徙到此觅食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A.干季天敌少利于繁殖B.入湖河流多,饵料丰富
C.水位低,鱼类显现,易觅食D.嗜盐微生物、卤虫生长繁殖快,饵料丰富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 ℃,底层水温平均为9.5 ℃;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湖水含氧量降低B.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
C.水温底层低于表层D.盐度表层高于底层
【小题2】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C.阳光透射深度增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小题3】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外泄受阻B.入湖径流减少
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湖水蒸发加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同时受到工业污染,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的“灭湖”威胁。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说出流域内的地势特点和判断依据。   
(2)分析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灭湖”威胁的原因。
(3)推断巴尔喀什湖“灭湖”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灭湖”威胁的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乐清湾位于浙江省南部,三面环陆,是一个深入陆地的半封闭海湾。湾内水深港阔,岛屿错列,是典型的强海潮区,沿岸有清江、白溪等30余条大小溪流入注。乐清湾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贝类苗种基地。近30年乐清湾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海岸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左图为1990-2017年乐清湾海岸线长度统计图:下右图为乐清湾位置示意图。


分析乐清湾自然海岸线变化的人为原因,并说明海岸线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国家在 P 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小题2】图中自 Q 湖北岸到我国领土最北段的直线距离约为(   )
A.900 千米B.1200 千米
C.2400 千米D.5500 千米
【小题3】与图中沼泽成因关联度最小的是(   )
A.地下冻土B.地势低平
C.蒸发弱D.全年多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绿草如茵、水蓝天阔、鸟飞鱼游,这曾是人们向往的青海湖,但由于周边环境恶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容颜受损。专家们发出这样的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青海湖的湟鱼会“黄”,鸟岛会“倒”,青海湖将在青藏高原上被“彻底蒸发”,从而变成又一个“罗布泊”。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B.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C.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D.要坚持以人为本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尕拉拉错位于巴颜喀拉山主峰附近,地处无冰川分布的多年冻土区,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发育了大片沼泽,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下图)。考察发现,在高原不断抬升的背景下,流经该区域的河流与沼泽萎缩有着直接的关系。


(1)指出尕拉拉错所在地区沼泽的补给水源。
(2)说明高原地形与黄河源区沼泽形成的关系。
(3)推测高原持续抬升背景下,该区域流经河流与沼泽萎缩之间的关系。
(4)请对恢复该地沼泽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小题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B.dC.eD.f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

艾比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建国初期湖面面积1200平方公里,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増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沙源地之一,直接威胁到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安全运行。下图为艾比湖区域图。


说明艾比湖流域大面积农业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