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小题2】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主要措施的是()
【小题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
A.过度的迁移农业 | B.商业性伐木 |
C.建立自然保护区 | D.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
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 |
C.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 |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从我做起,下面你个人能做到的是( )
A.多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 B.垃圾随时就地焚烧 |
C.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 | D.使用一次性口杯或筷子 |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小题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小题1】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
据报导: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小题2】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1】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
中国科考队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小题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
【小题3】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
【小题4】热雨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 ( )
【小题1】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
A.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 |
B.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
C.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 |
D.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马达加斯加岛 |
2009年10月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国际奥委会投票中,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击败美国芝加哥、西班牙马德里、日本东京,获得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说明里约热内卢相对于其他三城市地理位置的独特性。(2分)
(2)简述巴西相对于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4分)
材料二巴西虽身为石油大国,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也很强。以2009年为例,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总量的45.8%(其中生物质能源占31.8%,水能占14%)。
材料三巴西地图A和巴西地图B

(3)据图文信息材料,简析巴西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材料一




(1)据图说明里约热内卢相对于其他三城市地理位置的独特性。(2分)
(2)简述巴西相对于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4分)
材料二巴西虽身为石油大国,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也很强。以2009年为例,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总量的45.8%(其中生物质能源占31.8%,水能占14%)。
材料三巴西地图A和巴西地图B

(3)据图文信息材料,简析巴西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位于杭州西湖附近的西溪,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 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杭州之肾”
(1)简要分析西溪湿地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4分)
(2)试说明城市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主要作用。(6分)
材料一:位于杭州西湖附近的西溪,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 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杭州之肾”
(1)简要分析西溪湿地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4分)
(2)试说明城市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主要作用。(6分)
请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重要措施是()
【小题1】对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雨林土壤一般很贫瘠,养分容易遭受淋洗而很快丧失 |
B.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C.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植物遭受破坏,土壤在高温、暴晒和暴雨淋洗下将很快出现荒漠化 |
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优越,生物循环旺盛,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
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 |
C.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