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建设中的斗门水库是一座平原型水库,位于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原昆明池遗址上,水库设计采用内外湖布局。下图示意斗门水库布局规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斗门水库内湖的核心功能是( )
A.灌溉 | B.蓄洪 |
C.供水 | D.旅游 |
A.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
B.增加水库蓄水容量 |
C.提高水坝防洪等级 |
D.增加地下水源补给 |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主要是( )
A.黄河上游泥沙 | B.黄土高原泥沙 |
C.地上河河床 | D.渤海海底泥沙 |
A.耕地面积减少 |
B.地下水位下降 |
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 |
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 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
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 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
(2)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
(3)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小题1】图中非湿地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

【小题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冬季有结冰现象 |
B.以雨水补给为主 |
C.水位季节变化小 |
D.下游径流量最小 |
A.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
C.城镇规模扩张,需水量增大 |
D.流域面积变小,集水区域减小 |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扎龙湿地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较大 | B.蒸发大于降水 |
C.水中盐分减少 | D.温差大于周边 |
A.旅游 | B.航运 | C.开垦 | D.蓄洪 |

【小题1】图示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是( )
A.防风固沙 |
B.保护生物多样性 |
C.蓄洪防旱 |
D.提供木材 |
A.建立湿地保护区 |
B.实施退田还湖 |
C.排水开垦农田 |
D.发展滩涂养殖 |
(材料一)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克孜勒库母沙漠的中部。在50年前,咸海总面积6.6万平方千米。咸海流域的水资源给当地的农业和渔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据统计,当地渔业年捕捞量曾经达到4万吨,其支流的三角洲有几十个小湖,生态丰富的沼泽和湿地遍及55万公顷。进入20世纪后半叶,咸海开始呈现戏剧性的快速萎缩。到21世纪初,咸海萎缩的进程仍在继续。

(材料二)下面分别为中亚示意图和塔什干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根据塔什干的气候资料,分析其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
(2)有人说:咸海的萎缩既是“天灾”,也是“人祸”。请给予合理解释。
(3)结合材料二,中亚城市多分布在东部的山前地带。请河流解释其原因。
乐清湾海,位于浙江省沿海南部,三面环陆,南面开口,是一个半封闭天然海湾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贝类苗种基地。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地共同影响,该区海岸线发生了很大地变化。下图为19902017年乐清漓海摩线长度统计图
A.开垦湿地,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