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年份 | 湿地斑块数目(块) | 湿地总面积(hm2) | 湿地比率(%) |
1976 | 2251 | 88893 | 42.99 |
1986 | 3721 | 39639 | 19.17 |
2005 | 1973 | 19230 | 9.30 |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题目。

【小题1】读图可知,吉林省湿地 ( )
【小题2】有利于吉林省湿地保护的措施有( )
①生态退耕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南水北调
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⑤铺设防渗地膜

【小题1】读图可知,吉林省湿地 ( )
A.湿地建设未被重视 | B.人工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
C.湿地总面积有所增加 | D.第三产业发展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
①生态退耕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南水北调
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⑤铺设防渗地膜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①②⑤ | D.①③④ |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题目。

【小题1】读图可知,吉林省湿地 ( )
【小题2】有利于吉林省湿地保护的措施有( )
①生态退耕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南水北调
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⑤铺设防渗地膜

【小题1】读图可知,吉林省湿地 ( )
A.湿地建设未被重视 | B.人工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
C.湿地总面积有所增加 | D.第三产业发展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
①生态退耕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南水北调
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⑤铺设防渗地膜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①②⑤ | D.①③④ |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是
(2)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左图、右图)。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是
(2)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左图、右图)。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读“青海湖流域局部水系图(甲)”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每年5、6月份,青海湖的“鸟岛”成为大批候鸟重要栖息地的气候条件是
【小题3】有关图乙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 | B.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
C.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
A.气候温和,适宜鸟类越冬 | B.湿地环境,水源、食物充裕 |
C.位置偏僻,天敌少 | D.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 |
A.人口持续增加是导致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
B.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 |
C.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提高草场载畜量 |
D.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二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材料三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试分析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3)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4)东北三江平原2008年与成都平原等地区一起被评为十大“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二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材料三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试分析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3)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4)东北三江平原2008年与成都平原等地区一起被评为十大“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曾拥有1. 2万km2湿地,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图示为密西西比河河口湿地面积变化图。

(1)简述密西西比河河口湿地面积变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2)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湿地集中区域,分析其在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曾拥有1. 2万km2湿地,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图示为密西西比河河口湿地面积变化图。

(1)简述密西西比河河口湿地面积变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2)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湿地集中区域,分析其在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黑龙江省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是一大片淡水沼泽地和无数小型浅水湖泊组成的闭流洼地,周围是草地、农田和人工鱼塘,分布着50多个村庄。1990年以来,乌裕尔河的沿途修建了60多座水库。1999年起,乌裕尔河流域连年严重干旱,扎龙湿地荒火频发。

(1)说明扎龙湿地的形成原因。
(2)分析扎龙湿地易发生火灾的原因。
(3)近年来,黑龙江省建设了中部引嫩(江)工程为扎龙湿地补水。分析其原因。
下图示意我国黑龙江省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是一大片淡水沼泽地和无数小型浅水湖泊组成的闭流洼地,周围是草地、农田和人工鱼塘,分布着50多个村庄。1990年以来,乌裕尔河的沿途修建了60多座水库。1999年起,乌裕尔河流域连年严重干旱,扎龙湿地荒火频发。

(1)说明扎龙湿地的形成原因。
(2)分析扎龙湿地易发生火灾的原因。
(3)近年来,黑龙江省建设了中部引嫩(江)工程为扎龙湿地补水。分析其原因。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
B.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开发的成本太高 |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归纳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归纳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