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是 ( )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坡、黄土塬,沟里头望不到外头的天……”歌词中的“黄土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开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黄土塬地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   )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B.植被破坏
C.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D.夏季的暴雨
【小题2】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处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高压输电B.水陆联运C.管道运输D.航空运输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地区东北部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
(3)比较该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推进动力的主要差异。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污染D.气候变暖
【小题2】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发展旅游B.过度放牧C.气候干旱D.乱砍滥伐
【小题3】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减轻汽车尾气污染B.减轻风沙危害C.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减少生物多样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北麓河路段的风沙灾害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防治沿线风沙灾害,铁路管护部门在其两侧布设了风沙防护设施,主要有砾石方格、导沙墙、阻沙水泥栅栏等。下图为北麓河路段的风沙防护体系结构组成。


(1)简述图示地区风沙灾害严重的原因。
(2)描述图中北麓河南侧路段风沙防护体系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分别说明水泥栅栏阻沙与砾石阻沙的基本原理。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小题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④种树、②③种草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其中①为大东湖水系;②为武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D.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小题2】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3】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是(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B.修建道路桥梁
C.给市民提供公共休闲空间D.兴建防洪设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景观是下列哪个地区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
【小题2】该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②过度放牧和樵采
③城市化
④陡坡开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a和图b是我国某地区近二十年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小题2】从图a可知,该地早期土地利用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次生盐碱化D.湿地锐减
【小题3】该地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是(  )
A.湿地的保护B.红壤的改良C.盐碱地的治理D.风沙的治理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