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高压输电
B.水陆联运
C.管道运输
D.航空运输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1 05:45: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 “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最可能的形成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小题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不正确的措施是
A.利用太阳能
B.利用风力发电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资源跨区域蒯配
【小题3】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该地区的是
A.那达慕
B.秦腔
C.泼水节
D.信天游
同类题2
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同类题3
非洲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土地沙化
【小题2】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
①减小风的侵蚀力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水分
④减轻流水冲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4
下图是全球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受流水沉积作用影响
B.主要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
C.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
D.主要分布于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从2006年到2010年,该地明显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污染
D.土地盐碱化
【小题2】从2010年到2016年该地生态环境质 量有所改善,其主要原因是
A.居住面积扩大
B.盐碱地得到治理
C.退耕还林还草
D.种植业规模扩大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