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如下图所示。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入,从1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沼泽,增加草地8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8.1%,导致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指出曼扎塘湿地与三江平原湿地在成因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曼扎塘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如下图所示。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入,从1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沼泽,增加草地8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8.1%,导致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指出曼扎塘湿地与三江平原湿地在成因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曼扎塘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调查发现,江苏省中部滨海湿地退化严重。当地湿地围垦开发演变模式通常是“光滩→盐生植被→养殖水面→耕地→建设用地”。
试分析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试分析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如图9所示。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入,从1 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沼泽,增加草地8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8.1%,导致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指出造成曼扎塘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针对湿地退化可采取哪些措施加以保护?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如图9所示。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入,从1 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沼泽,增加草地8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8.1%,导致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指出造成曼扎塘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针对湿地退化可采取哪些措施加以保护?
环境保护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由一大片淡水沼泽地和大量小型浅水湖泊组成,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图示意扎龙湿地的位置图和月降水量、月径流量。

指出扎龙湿地对周边城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季节,并列举该湿地对周边城市的环境效益。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由一大片淡水沼泽地和大量小型浅水湖泊组成,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图示意扎龙湿地的位置图和月降水量、月径流量。

指出扎龙湿地对周边城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季节,并列举该湿地对周边城市的环境效益。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平均海拔3645m,总面积6. 2km2,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是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说明拉鲁湿地的主要功能和湿地开发保护的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平均海拔3645m,总面积6. 2km2,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是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说明拉鲁湿地的主要功能和湿地开发保护的措施。
材料一、甘肃省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1)敦煌当地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________。
(2)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水文特征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玛曲湿地的形成原因。

材料二、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1)敦煌当地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________。
(2)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水文特征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玛曲湿地的形成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每到雨季,那里就像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洋,此时,人们可以一边乘船在植物稀少的水面上自由行走,一边欣赏在树枝上嬉戏的各种飞鸟和无数只聚集在高地上的珍奇动物,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左图示意R河流流域分布,右图示意甲地气候资料图。


(1)分析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5月-6月的原因。
(2)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3)说明甲处湿地发展野生动物观光旅游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每到雨季,那里就像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洋,此时,人们可以一边乘船在植物稀少的水面上自由行走,一边欣赏在树枝上嬉戏的各种飞鸟和无数只聚集在高地上的珍奇动物,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左图示意R河流流域分布,右图示意甲地气候资料图。


(1)分析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5月-6月的原因。
(2)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3)说明甲处湿地发展野生动物观光旅游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
材料一 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青藏高原东缘,地达黄河、长江上游,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内为平坦状高原。气候寒冷湿润,泥炭沼泽广泛发育,沼泽植被发育良好,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牧民在湿地中开沟放水,将湿地改造成适合放牧的草原,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后,若尔盖湿地一度水土流失加剧,沙化愈演愈烈。直至今天,若尔盖湿地的沙化趋势仍不容乐观。
(1)简述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
(2)说明若尔盖湿地沙化迅速恶化的人为原因。
材料一 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青藏高原东缘,地达黄河、长江上游,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内为平坦状高原。气候寒冷湿润,泥炭沼泽广泛发育,沼泽植被发育良好,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牧民在湿地中开沟放水,将湿地改造成适合放牧的草原,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后,若尔盖湿地一度水土流失加剧,沙化愈演愈烈。直至今天,若尔盖湿地的沙化趋势仍不容乐观。
(1)简述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
(2)说明若尔盖湿地沙化迅速恶化的人为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4分)
(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4分)
(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4分)

(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4分)
(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4分)
(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4分)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4处国际重要湿地。上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小题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小题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