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对长江水流量的调节作用一度下降很多,主要的原因除了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的缩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
A.长江流域降水量逐渐增大
B.洞庭湖区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大
C.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积
D.洞庭湖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近二十年间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 5平方公里,自2000年以来,红碱淖水体面积下降趋势明显。2011年后,每年减少水体面积在1平方公里内。专家分析,如红碱淖水位继续下降,将使该区域生物链内的动植物受到威胁,同时,红碱淖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消失的罗布泊”。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红碱淖的“缩水”会产生的影响有
A.沿岸地区气候变暖速度减缓
B.沿岸地区气温日较差将减小
C.沿岸地区生物多样性将下降
D.退化的湖床能开发更多的耕地
【小题2】当地政府在对红碱淖进行发展规划时,找到一条适合该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能是
A.周边草原开垦出耕地,发展先进的滴灌农业
B.利用接近干涸红碱淖的咸水,发展化工业等
C.全面恢复湖泊周边的生态,发展草原、湖泊旅游
D.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发展水电、养殖、航运等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左图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
A.正东B.东北C.西南D.东南
【小题2】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3】岱海面积变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
A.改善水质B.增加植被丰富度C.旱涝频发D.加剧土地盐碱化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
D.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小题2】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A.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B.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D.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内陆湖泊。湖里没有植物,都是石头,湖水平均水深46米,透明度达12米,湖水矿化度(盐度)的平面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湖边湿地是天鹅等水鸟的理想栖息地。春夏季节,湖畔广阔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赛里木湖湖区面积明显扩大。
材料二  赛里木湖流域示意图。

(1)分析赛里木湖湖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2)比较赛里木湖西北部水域与东南部水域的盐度高低,并分析原因。
(3)探讨赛里木湖湖水面积的变化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3)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西藏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市西北角,介于城市和草地的过渡地区,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具有显著生态效益。左图为拉鲁湿地实地景观图,右图为谷歌地球呈现的拉鲁湿地周边三维地形模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拉鲁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其成因有(  )
A.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大B.纬度低,气温低
C.大气降水是主要D.地势相对低洼,易积水
【小题2】湿地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调节气候、防洪蓄洪 ②可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    ④不能降解污染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上图画面所应用的技术是(  )
A.RSB.RS和GPSC.RS和GISD.GPS和GIS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下图所示。

(1)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河流属于________河。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径流量季节变化________,夏季径流量________,冬季径流量________。
(3)由于大量种植________________需引水灌溉,再加上________________生产和城市用水增加,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
(4)简述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广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D.乙和丙
【小题2】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小题3】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多
③地下有冻土,阻止地表水下渗
④该地为盆地地形的内流区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②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加强 ③围湖造田    ④降水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小题3】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
①纳木错 ②麦田 ③海洋 ④滩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