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4处国际重要湿地。上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小题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09 09:16: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的一个湖泊,东西长155千米,南北窄,最宽处约15千米,最窄处仅5米,水深约57米,湖水清澈,蓝得令人心醉。班公错是一个内陆湖,湖水由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半咸水、咸水。该湖湖面平均海拔约4242米,流域面积28714平方千米。班公错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这里的天然大屏障将鸟岛与外界隔开。
(1)说明班公错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2)分析班公错东部为淡水、西部为咸水的原因。
(3)分析班公错地区大气透明度高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大力开发班公错地区的资源?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二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材料三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试分析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3)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4)东北三江平原2008年与成都平原等地区一起被评为十大“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同类题3
【环境保护】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中浩渺无垠的洞庭湖,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它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图9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
说明洞庭湖面积缩小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
同类题4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完成:
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5
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东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小题2】湿地的功能有(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