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地大面积的棉田灌溉,使咸海湖面锐减为原来的1/10。过量引河水灌溉农田,导致冬春季节当地沙尘暴频发,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被称为“白风暴”。
材料二 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略图。

(1)判断1960年咸海东、西两岸坡度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析该区域修建大量灌渠的原因,并指出利用灌渠输送水资源的不利条件。
(3)分析咸海湖面萎缩对周边气候的影响。
(4)分析咸海周边地区“白风暴”的形成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四川省西北部,我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同时也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尔盖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量丰富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水源D.地势相对较低平,排水不畅
【小题2】保护若尔盖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①发展当地经济  ②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降解污染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如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2)说出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说出渤海湾湿地保护可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甲)和M地的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N湖泊的生态效益。
(2)计划在R河上修建一座大坝,请用“”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并说明理由。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十几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有一定增加,这会使西北地区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夏季气温升高
C.地质灾害减少
D.大气降水减少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将位于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具及周边部分区域,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要实现“水城共融”,这无疑离不开白洋淀。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千米,汇集了自太行山麓发源的9条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3700多条沟渠、河道连接的143个大小湖泊群,被称为“北国江南”。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上游大大小小100多座水库陆续修建,导致白洋淀入水不断减少,水质不断下降,白洋淀深陷水污染和缺水的双重困境。
材料二白洋淀流域图

(1)白洋淀(湖泊)的功能有哪些?
(2)为把雄安新区建成生态城市,白洋淀流域需要实施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下表为1987—2005年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面积变化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七里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提供农副产品B.提供水源
C.旅游功能D.维持生物多样性
【小题2】关于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
B.湿地面积的变化仅由人为因素造成
C.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
D.人工湿地变化使净化水质功能增强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读“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2)简述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条件。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