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A.库布齐沙漠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D.阴山山脉
【小题2】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湿地的破坏B.森林锐减
C.水土流失D.土壤盐渍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治理的措施是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表土的主要特点是,呈灰黄色或棕色,质地均一细腻,粉沙约占50%;结构疏松,多孔隙,有的大孔隙肉眼可见;无沉积层理,有垂直节理裂隙;富含碳酸钙(10%左右),遇水浸泡易产生湿陷,抗水冲、抗侵蚀性能弱。黄土高原的汛期暴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黄土高原的暴雨80%以上发生于汛期7、8月份。在丘陵沟壑地形,夏季暴雨会迅速汇集成猛烈的洪峰,冲走大量疏松的黄土,使沟谷明显地被洪水侵蚀下切和展宽。全年从黄土高原冲入黄河的泥沙,90%以上都来自汛期的几场暴雨。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科考小组对左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右图为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可能引起右图所示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小题2】右图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5月,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改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进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等要求。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

(1)试简要分析乙区相对于丙区土地退化更为严重的原因。
(2)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c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中意见的要求,简述保护我国土地生态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4年6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为“土地是人类的未来,让土地免受气候危害”,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图,分体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显示我国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小题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 ②B.② ④C.③ ④D.② ③
【小题3】图中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表现为南方少、北方多,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北方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北方大量开垦湿地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

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  ,加上高大山地以及   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
(3)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澹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先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元阳县水土流失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多呈点状,其成因最可能是
A.修筑公路 B.居民点建设
C.矿产开采 D.过度放牧
【小题2】在农业生产中,该县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①调整农业结构 ②修建梯田 ③发展“处方”农业 ④采用滴灌技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

材料二 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有了很大增加。大量人口向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迁移,有一部分人口向黄土高原的山地移民。据记载,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北部长城沿线植被为草原和荒漠草原。
(1)结合图乙,试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角度,解释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2)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推断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请答出两条。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防止水土流失必须研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下面为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和地形坡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小题1】上面三幅图说明
A.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和地形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差异很小
B.随横坐标的数字增大,土壤侵蚀强度由小增大再减小
C.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三大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D.年降水量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起主导作用
【小题2】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除了上述三项外,还有
A.土壤的干燥度和疏松度B.岩层的性质和厚度
C.地壳活动的强度和频度D.河流水的流速和流量
【小题3】结合我国的实际,说明材料中年降水量在400 mm——500mm间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大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