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河流滨岸带结构变化。

指出该河流滨岸带结构变化情况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A、表B),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B.浙闽丘陵
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
【小题2】关于该调整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灌溉农业
B.A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暴雨多
C.B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D.C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产业链延伸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黄河花园口水文站1960~2000年来水来沙量的变化”,黄河花园口水文站的水沙主要于黄土高原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纪七、八十年代,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黄土高原地区
A.沙尘暴天气加剧
B.降水量逐年增加
C.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D.森林破坏日益严重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都是因为人类破坏了植被。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和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图示地区等高线弯曲的主要动力是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
【小题2】图中乙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单位:米)可能是
A.83B.156C.200D.234
【小题3】对于图中四地叙述合理的是
A.甲地适宜进行新农村建设B.乙地较丙地更适宜发展林牧业
C.丙地适宜开发梯田D.丁地水能资源丰富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份是()
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东南丘陵D.黄土高原
【小题2】该区内一些地方岩石大面积裸露的“石漠化”现象严重,其人为原因是()
A.坚硬的岩石造成成土过程缓慢
B.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水流冲蚀
C.山高坡陡,且降水集中
D.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乙两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提出保护乙地区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kg)
粮食总产量(亿kg)
1985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
(1)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四项的代号填入下图中适当的空格,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暴雨增多  ③进一步毁林开荒  ④洪水灾害增多

(2)据上表和框图,分析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的原因。
(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4)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单项选择题)
A.水土流失严重 B.风沙危害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环境保护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演变。

(1)说出1950~2000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
(2)分析本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的坡度为
A.15°~25°B.35°~45°
C.55°~65°D.75°~85°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