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剖面( )
A.M地层的性质与形成年代和③相接近
B.N岩浆活动比④活动年代晚
C.②层沉积年代比①晚
D.N与M岩石的成因相同
【小题2】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
A.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
B.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
D.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有25条河流注入,有一条大河从湖中流出。甲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物当做饲料从事动物饲养。图示区域人口密度较小。右图是甲湖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1)指出甲湖湖水水位年内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甲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水系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河流的水文特征及产生旱涝灾害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年水量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小
B.上游支流多,下游河道窄、浅,淤塞,严重排水不畅;
C.水量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容易产生旱灾
D.与图中湖泊的水量具有互补关系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 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简要说明图中水电站兴建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____(1分),并简述其成因。(3分)
(3)有人认为宁夏平原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说明理由。(3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平均海拔在3500 m以上。下图表示三江源地区1950-2010年平均气温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D.积雪冰川多,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小题2】图示信息判断,三江源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河湖流量增加,洪涝多发,水土流失加剧
B.农作物播种时间推迟,生长期加长
C.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有利于商品粮基地建设
D.蒸发加剧,水资源减少,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C.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D.塑造地形地貌
【小题3】三种类型的水循环都包括环节是( )
A.地表径流B.下渗和蒸发C.地下径流D.蒸发和降水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祁连山地区水循环模型图,图中字符代表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P字符代表的水循环含义是
A.从境外输入的水汽总量
B.由区域外输入水汽直接形成的降水量
C.从区域输出的水汽总量
D.蒸发水汽在当地形成的降水量
【小题2】近年来,祁连山地区E和PE表现出增长的趋势,这说明
A.祁连山地区从境外输入水汽量不断增加
B.祁连山地区大气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增加
C.祁连山地区地表水的蒸发量在不断减少
D.祁连山地区水汽的利用效率在不断下降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周围有25条河流注入D湖,有一条大河P从湖中流出,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材料三  下图是D湖区的区域地图及降水统计图。

(1)结合材料分析阿塔卡马沙漠的观星条件。
(2)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贝加尔湖周边地区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地带,是汉代苏武牧羊之地,汉代称贝加尔湖为“北海”,湖面海拔456米,水质优良,水量丰富。表导水温8月最高,约为9-10℃,1月至5月结冰,冰层厚度约70-115厘米。

(1)苏武牧羊会受到哪些主要的自然威胁。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请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 下表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季节
冬季(12月一次年2月)
春季(3月—6月)
夏季(7月—8月)
秋季(9月一11月)
占全年径流
量的比重
6%
51%
22%[:Z。xx。k.Com]
21%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图甲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
(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