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重点流域冰川融水未来的变化趋势(单位:亿立方米)。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未来河流流量仍将增加的重点流域是()
【小题2】对于流量已经经历峰值的重点区域应()
年份\河流水系 | 乌鲁木齐河 | 阿克苏河 | 叶尔羌河 | 玛纳斯河 | 塔里木河 |
2007-2010 | 0.44-0.46 | 26.9-28.0 | 48.9-52.8 | 5.6-5.9 | 148.0-155.1 |
2011-2020 | 0.42-0.43 | 28.0-28.0 | 52.4-52.9 | 5.8-5.8 | 157.8-158.1 |
2021-2030 | 0.38-0.39 | 27.9-28.7 | 53.4-55.9 | 5.6-5.6 | 158.8-166.1 |
2031-2040 | 0.33-0.33 | 27.5-30.5 | 54.3-62.6 | 5.2-5.5 | 158.8-183.9 |
2041-2050 | 0.26-0.28 | 27.9-31.3 | 54.9-64.5 | 4.9-5.1 | 160.4-189.2 |
【小题1】未来河流流量仍将增加的重点流域是()
A.乌鲁木齐河、阿克苏河和叶尔羌河 |
B.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玛纳斯河 |
C.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 |
D.叶尔羌河、玛纳斯河和塔里木河 |
A.全流域统一调配水资源 |
B.上游大量增加水库 |
C.禁止移民进入开发 |
D.将下游聚落全部迁往上游 |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②③⑤ | B.①③⑤ |
C.①②④ | D.②④⑤ |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各月平均气温曲线。该地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可能位于洞庭湖平原 |
B.夏季少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
C.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
D.冬季温和湿润,受西风影响 |
读世界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丙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盛行东北风,冬季盛行西南风,降水集中在冬季 |
B.全年高温且降水较少 |
C.图示地区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
D.船只载重相同的情况下,由乙海区进入甲海区比由甲海区进入乙海区速度要快 |
A.当丙河流进入汛期时,到哈尔滨观赏冰雕的游客比肩接踵 |
B.为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
C.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主要作物是长绒棉,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
D.全年流量平稳,航运价值大 |
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河流位于

【小题1】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冰川融水补给 | B.乙为降水补给 |
C.丙为地下水补给 | D.②为建坝后得到的河流流量曲线 |
A.东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华北地区 |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
【小题2】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大 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小题4】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变体现了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
A.流水作用增强 | B.冰川作用增加 | C.风力作用增强 | D.变质作用增强 |
A.地面蒸发 | B.水汽输送 | C.大气降水 | D.地面径流 |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大 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甲图是中亚某著名内陆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小题3】该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小题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风沙 | C.降水 | D.气温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
A.RS技术 | B.GPS技术 | C.GIS技术 | D.实地考察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能正确表示乙处河谷横剖面(下图)形态的是( )
【小题2】关于图中地壳运动与岩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 )
【小题4】某地质爱好者在丙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
【小题5】上题图示地区河流处于汛期时,下列各图(下图)的现象正确的是( )

【小题1】最能正确表示乙处河谷横剖面(下图)形态的是( )
A.![]() | B.![]() | C.![]() | D.![]() |
A.岩浆岩形成后发生断层 |
B.沉积岩3形成后发生地壳隆起 |
C.沉积岩1晚于2形成 |
D.岩浆活动之后形成沉积岩4 |
A.河心洲与甲岸之间的水道为主航道 |
B.在断层线附近易受侵蚀形成河谷 |
C.丁处岩层可能有丰富的地下水 |
D.丙处以上河段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
A.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
B.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
C.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
D.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
A.![]() | B.![]() |
C.![]() | D.![]() |
下图表示我国雅鲁藏布江某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有140m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A、B两河段河谷地形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小题2】甲地沙丘的沙主要来自
【小题3】跟甲地沙丘形成有关的风向是

【小题1】造成A、B两河段河谷地形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流量流速 | B.流量岩石硬度 |
C.流速岩石硬度 | D.流速堆积物多少 |
A.新疆的荒漠 | B.青藏高原的荒漠 | C.南亚的河谷 | D.当地河谷 |
A.偏东风 | B.偏西风 | C.偏南风 | D.偏北风 |
基流为河流的基本流量,是地下水补给河流径流的水量,其净流量较为稳定。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示意黑河上游地区,下表为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基流年代际特征表。据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黑河上游地区的主要补给水源,除了冰川融水,还有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代 | 平均基流(立方米/秒) | 平均径流(立方米/秒) | 基流指数 | 基流与降水相关系数 | 基流与气温相关系数 |
1960-1969 | 20.53 | 46.41 | 0.44 | 0.69 | 0.21 |
1970-1979 | 19.49 | 44.00 | 0.44 | 0.59 | -0.42 |
1980-1989 | 25.44 | 55.01 | 0.46 | 0.65 | -0.302 |
1990-1999 | 22.45 | 49.06 | 0.45 | 0.72 | 0.672 |
【小题1】黑河上游地区的主要补给水源,除了冰川融水,还有
A.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B.雨水地下水 |
C.地下水湖波水 | D.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A.基流呈增大趋势,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增多 |
B.基流变化趋势与径流相同,但是基流的变化幅度要比径流大 |
C.基流指数较大,说明地下水对径流补给量大 |
D.基流的大小,与人类活动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