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第一大湖。R河段曾与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上游)相通,是湖水唯一外泄到黑龙江的通道。R河段河道浅 平,河水有时北流,有时南流。1958年当地在R河筑坝建闸,呼伦湖成为内陆 湖,之后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1971年开通a人工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呼伦湖不断萎缩;2006年起,修建人工河b,到2014年湖区面积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如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边水系。

(1)指出呼伦湖湖水的主要补给。
(2)分析R河段筑坝建闸前流向变化的自然原因。
(3)说明R河筑坝建闸后呼伦湖湖水盐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说明修建a、b人工河对遏制呼伦湖生态恶化的作用。

(1)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地地势特征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该区域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流量变小的原因。
(3)描述该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原因。
长白山天地湖面的海拔2189米。综合水资源输入和输出因素,正常情况下天池的水量平衡公式为P-R-E=0.(P为多年平均降水量,R为多年平均径流量,E为多年平均蒸发量)。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及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科学研究发现,长白山天池水量平衡出现了P-R-E<0的情况,但天池水位仍保持稳定。据此推断,对天池水量起补偿作用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雨水 | B.地下水 | C.积雪融水 | D.冰川融水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小题1】下列四个月份中,图示区域河流水位最高的是
A.1月 | B.4 月 | C.7 月 | D.10月 |
①北多南少②南多北少③西多东少④东多西少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城市分布 | B.盛行风向 | C.地形地势 | D.植被覆盖 |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该工程体现了人类海运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题1】关于该河流及其流域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总体上自东南流向西北 | B.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
C.湖泊①较湖泊②盐度高 | D.湖泊①对干流调节作用明显 |
A.土壤盐渍化 | B.石漠化 |
C.森林破坏 | D.水土流失 |
图1为西藏局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图2为拉萨附近的降水、河流流量变化图。

根据材料从河流补给角度分析拉萨河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柴达木盆地的东部,怀头他位草原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美丽恬静的湖泊,名叫克鲁克湖和托素湖,两湖泊一咸一淡水域相通,人称“塔琏湖”,下图示意两湖泊所处位置及北部某地貌景观。
【小题1】甲乙两湖泊中
A.甲湖湖水无流出,为咸水湖 | B.乙湖地势较低,为咸水湖 |
C.甲湖蒸发微弱,为淡水湖 | D.乙湖有河流注入,为淡水湖 |
A.甲乙两湖中间 | B.乙湖东西两侧 | C.甲湖东北侧地区 | D.甲湖西南侧地区 |

(1)图I所示海域表层水温分布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影响该海域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
(2)________(热带、温带或寒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图II所示2016年2月太平洋局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距平的变化表现为大致为中东部_____、西部____,海水温度的这种变化易引发_____现象,这种现象示意图对应下图中______(甲或乙)。

(3)该现象对太平洋东岸地区的地理环境影响主要有____、_____。
材料一: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该流域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是真正的自然氧吧,青山掩映,飞瀑流泉高悬,奇峰怪石点缀,鸟语花香,风光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而且风土民情浓厚。
材料二:历史上,在长江流域内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各大支流中,汉江是历史上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而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其流域内的丹江口水库成为我国南水北调重要的水利枢纽。
材料三:下图是汉江及其支流分布示意图。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汉江流域进一步开发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