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剖面( )
A.M地层的性质与形成年代和③相接近
B.N岩浆活动比④活动年代晚
C.②层沉积年代比①晚
D.N与M岩石的成因相同
【小题2】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
A.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
B.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
D.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02 06:54: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鄱阳湖近60年来出现初冬严重枯水的年份有12年。枯水期时,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湖水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流出增加
D.湖面蒸发增大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
A.退耕还牧
B.围湖造田
C.移民建镇
D.截弯取直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01l~2013年汛期,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南北方城市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内涝,造成损失。下表为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单位:mm),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成因。
(3)请针对城市内涝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逐月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8月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河流的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该河流的这个时间差逐年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
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
D.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小题2】该河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①滑坡 ②台风 ③赤潮 ④旱涝灾害 ⑤泥石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及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和______;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______处可能找到石油,理由是______,修建水库最应避开______处。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循环(按空间分类),其中②环节是指______,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______(填数字)环节施加了影响。
同类题5
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R 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著。分析 R 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洪泛区面积广大,洪涝灾害多发。结合地形和水系特点,分析当地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该地区附近是传统的稻米产区,说出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